白泉雖然不是專業維修師,但多年軍人當下來對于維修飛船的設備還算有個大致的了解。
他能看出此時船塢內部的維修進度已經接近了最后的收尾階段。
基本上能保證在后續幾艘主力艦到達之前完工。
白泉看到這樣還算可以的情況之后繼續讓護衛開著工程船在內部巡視了一圈,隨即打算去外側看看他剛才進來時沒看到一些地方進行檢查。
就在這個時候,在距離白泉的工程船非常近,可以說就在頭頂的一處設備與線路密集分布的位置,突然對外爆發出了巨量的電火花。
剛剛在這附近的幾艘工程船都迅速撤開,同時大量的滅火泡沫直接潑灑了上去。
迅速控制住了局勢。
在長時間缺乏維護的情況下出現意外事故不可避免。
既然白泉剛剛已經看到其他地方的維修工作都已經差不多了,那么這個地方就算有些意外肯定也很快會處理好的。
白泉沒有繼續停留,對負責駕駛的護衛說道“避開一些,我們繼續。”
護衛立刻執行了命令,向著白泉要求的巨型船塢外側的方向飛去。
但工程船還沒加速起來,剛剛才被撲滅了火焰的位置上突然間又爆發出了巨量的電弧。
電弧擊穿了真空,擊中了在明火被撲滅后又靠近過來的幾艘工程船。
幾艘船上也隨即閃爍起了同樣的刺目的電弧,他們的引擎瞬間熄火。
燃燒的船體外殼和電弧擊穿工程船外殼帶來的輕微爆炸讓幾艘船都失去了控制。
而其中一艘巡洋級別的工程船,精準地砸向了白泉所在的位置。
本來就算砸過來的工程船有巡洋艦體型,想要躲過去也不是什么難事。
然而就在護衛想要控制飛船的那一刻,他面前的控制面板上突然出現了大片的紅色。
所有的控制設備都在這時候失聯了。
而巡洋級工程船上不斷擴散的電弧也在這個時候擊中了白泉所在的工程船,兩艘飛船都徹底失去了控制。
白泉所在的工程船被巡洋級工程船撞擊命中,被碾壓著直接撞在了船塢一側的墻面上。
工程船對外的通信斷絕,失去了聯絡,白泉生死不明。
十四軍團這里的突發情況很快被徹底限制在了十四軍團的駐地內,沒有任何消息散播出去。
并且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這件事情還不會流傳開來。
兩天后。
陳明在下午的學習時間里完成了他之前規劃好的護盾方面的研究。
也就是那份單層護盾內區分多層微差異護盾振幅頻率的可行性研究。
畢竟只是陳明大學畢業時期的產物,是個有缺陷的存在,所以研究的速度非常之快。
所以他現在已經可以對他的飛船,進行這個被面板命名為分層式護盾發生器的改造。
這個改造可以讓看起來僅僅只有一層的護盾在內部產生不同的形成的護盾的振幅頻率。
相當于就是一層厚重的裝甲切開,形成了多層更加薄弱一些的裝甲。
不過和裝甲不同的是,只要護盾承受的攻擊不是持續性的,或是威力過大的。
那么護盾即使承受了超過自身限度的傷害,也能將后續溢出的那些傷害全部抵消,不會讓護盾下的裝甲承受。
陳明這個護盾就能起到多次類似的效果。
將護盾分成不同的層次,同時將不同的層次與飛船的輻能系統分段連接。
當一層護盾過載時,還能有其他的護盾層繼續承擔傷害。
這個護盾最大的好處就是在面對那些對護盾特別強效但是攻擊頻率較低的武器的時候,可以額外承擔不少的傷害。
而這玩意的缺點當然也有。
護盾內部有多層不同的振幅頻率,會導致護盾本身的強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并且對于高頻率攻擊效果并不好,也就只有在面對低頻率的攻擊的時候就會有特別顯著的效果。
不過不管怎么說,這畢竟只是陳明大學畢業論文的產物,同時又是他研究出來的第一個成果。
所以陳明感覺還是可以作為他飛船的過渡用護盾支撐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