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所在星球外太空,余輝和聯合艦隊的戰斗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雙方加起來已經至少有上千艘的戰艦沉沒于太空之中,就連巡洋艦的損失都已經超過了百艘,驅逐和護衛的損失更是數不勝數。
甚至因為戰場規模的原因,護衛艦根本拿不出手,以至于到目前為止雙方損失的戰艦中反而是驅逐艦損失的最多。
不過驅逐艦損失再多現在也完全沒有人、沒有余輝在意。
所有參與了這場戰斗的人和余輝注意力都在整個戰場最核心的地方。
也就是那七艘主力艦所在的位置上。
余輝這里有三艘主力艦,型號相同,都是在余輝和人類戰場上最為常見的輻射級無人戰列艦。
而十四軍團這里,除了速子科技的一艘典范級戰列艦以外。
剩下的三艘則是十四軍團自己開出來的兩艘攻勢級重型戰列艦,和一艘兼顧戰列與航母功能的軍團級航空戰列艦。
兩艘攻勢級正位于在整條戰線的正中央,展開了兩堵巨型的赤紅色護盾,如同兩座火焰山一樣阻擋在余輝面前。
而軍團級航空戰列艦則處在戰線后方的位置。
落在了其他的主力艦,以及整個艦隊所有的艦船的后方。
一艘航母如果處于艦隊的保護中,位于艦隊的最后方這點本身沒什么問題。
不過現在軍團級在做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就是它的護盾在展開后對準的方向,同樣也是后方。
而且還不光如此。
此時十四軍團的幾艘主力艦的護盾諧振頻率,與整個艦隊的所有艦船的護盾諧振頻率都保持著出奇的一致。
以至于現在,甚至有一層肉眼可見的如同虛影一般的特殊護盾籠罩在所有低于主力艦等級的艦船護盾外,將飛船保護在內。
虛影護盾雖然像是球體一樣將飛船周圍的所有的方向全部籠罩。
但只要仔細看就會發現,虛影護盾將飛船保護起來的護盾球體上。
后半球就是純粹的和軍團級的護盾同樣的紅色。
但在前半球上,除了整體保持著與攻勢級相同的烈焰般的赤紅色外,還在閃爍著一些和輻射級的藍色護盾一樣的藍色波紋。
就好像這層籠罩了整個艦隊的虛影護盾,是由幾艘主力艦維持起來的一樣。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其原因就在于主力艦本身。
當一處戰場上有了主力艦級別的艦船加入,那么整個戰場戰斗的模式都必然會發生一些改變。
主力艦的主力級武器對于任何主力艦以下的飛船都是毀滅性的。
哪怕是巡洋艦,哪怕是當初直接一艘飛船逼迫著原星區軍方束手就擒的十四軍團的特殊的統治者級重型巡洋艦。
在任何主力艦的主力武器面前結局都是一樣的。
但是,主力艦的主力級武器雖然有恐怖的破壞力,但主力艦的艦體和武器仍然是正常的構造。
這就意味著只要攻擊的威力足夠,那低級的飛船同樣也能對其造成威脅。
巡洋艦的大型武器差不多就是能對主力艦造成破壞的最低限度的武器。
因此,在有主力艦級別飛船參與的戰斗中想要獲勝看的并不只有主力艦本身,跟隨著主力艦的艦隊同樣很關鍵。
保護好這些低級飛船,讓它們能夠在戰斗中存活下來,靠著它們能對主力艦造成威脅的武器,幫助己方主力艦去給對面的主力艦施加額外的壓力。
而主力艦級別的護盾與普通飛船的護盾在特定諧振頻率下共振所產生的連攜護盾,就是最好的保護方式。
連攜護盾在正常情況下一直會保持著虛影般的存在。
只有當被保護的飛船遭到了一定能級以上的攻擊所觸發,也就是遭到主力級武器的攻擊的時候,它才會直接凝實,將攻擊承擔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