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別行動小隊能活著回去的話,這份數據也就沒什么價值了,不如現在直接給白泉。
拿了這份數據,就相當于承了一部分他的人情。
白泉顯然也清楚這一點,不過欠一個靈能者的人情并不是什么壞事。
在把數據保存好之后,他立刻答應了陳明的要求,對負責沖鋒艇投放的部門下達了命令。
放出了一輪新的強化沖鋒艇。
與此同時他也在思考,陳明為什么要指定投放的位置。
暫時想不出來一個結果,于是他干脆就直接對陳明問了。
“為什么你需要我集中投放沖鋒艇,分開放才能更加分散余輝內部的防御力量,更加分散它們的注意力才對。”
“因為我有用。”
陳明這個回答可以說是把“我不想說”這四個字融合在了其中。
白泉也就沒有繼續問,繼續指揮起了艦隊,逐漸開始收縮陣型。
而陳明也沒有功夫閑聊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那些即將面對十四軍團機器人的那些余輝機器人上。
如果什么都不干涉的話顯然是愚蠢的做法。
但具體要如何干涉,他必須親自嘗試一番才能確定。
此時在防御火炮平臺這里可以看到第二批,或者準確的說是第三批發射的沖鋒艇已經從戰線外繞了過來。
在被攔截了相當一部分后,還有大概百艘左右的沖鋒艇撞擊在了巨型船塢破損不堪的外壁上,刺入了船塢之內。
數量比之前更多。
看樣子十四軍團那邊正面壓力還是給夠了的,讓余輝的防護力量有些稍顯不足了。
這些沖鋒艇一落地艙門就瞬間猛地彈開,從中跳出了數量極多的十四軍團的戰斗型機器人。
有的沖鋒艇甚至連艙門都不開了,機器人直接從內破開了沖鋒艇的裝甲。
這些編程中只有破壞的機器人數量上甚至在短時間內超過了余輝駐扎的防御單位的數量。
這正是陳明想看到的。
在防御火炮平臺突然爆發的戰斗中。
陳明雖然沒有一直控制機器人,但他會主動在一些關鍵的時刻讓機器人在交戰中露出破綻。
讓十四軍團的機器人對他控制的余輝的機器人造成一些會對戰斗影響,但自身又不至于被徹底破壞的損傷。
在有十足的借口退出戰場的同時,也可以避免將他安裝在其中的余輝核心暴露出去。
不過陳明也特意改造過這些機器人,安裝核心的位置都是整個機器人最內部,最堅硬的部件,基本上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了。
陳明也只是在以防萬一。
這第三波的沖鋒艇上下來的機器人破壞了相當多的防御火炮平臺的裝置設備之后之后。
所有的十四軍團機器人都被徹底清理干凈。
但它們對余輝機器人造成的損傷,顯然也比上一次十四軍團投放沖鋒艇的時候要多出許多。
當然這有陳明控制的機器人在白給的情況。
不過在一開始突入的十四軍團機器人數量明顯多余防御單位的前提下。
這個情況也是非常正常的,對余輝而言并不值得在意。
損壞的機器人很快就被集中了起來,準備通過軌道物流系統去送去維修。
而由于防御火炮平臺正對出去的這個方向正在和十四軍團交戰的原因。
大量受損的飛船此時基本上都在這附近的機械加工廠和維修廠進行修復。
再加上其他地方也有些工廠有數量不一的艦船在維修。
因此,這一批余輝受損的機器人被分流成了三個部分,安置在不同的軌道物流車上,被運輸到不同的位置。
當陳明控制的那些機器人的視覺傳感器看到了物流通道的末端出現了工廠的大門的時。候
他知道他的機會來了,他必須立刻行動。
因為在進入工廠之后,余輝第一步要做的肯定是對這批機器人進行掃描,確認損傷情況以便進行后續的維修。
在這個過程中,機器人內部被陳明安裝進去的余輝核心必然會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