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新型號的飛船陳明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哪怕最后實際效果不理想,他也算是收集了圖鑒不對,是獲取到了新的飛船設計可以用來研究。
而且,這個網式彈道測距儀并不是只能蝎尾獅自身使用,這樣一個特殊裝置同樣可以用來給更加高級的飛船彈道模擬。
所以從實質性的效果來講,這其實也是一種輔助類型的艦船,只是自身戰斗能力因為彈道測距儀的關系也相當不錯罷了。
然后是護衛艦。
陳明選了五艘先鋒級重型護衛艦。
它擁有緊密但是又簡單堅實的結構。
如果說百夫長是依靠自身的阻尼立場這個特殊裝置來獲取護衛艦種強大的抗線能力的話。
那么先鋒級則是純粹依靠自身經過精心設計的裝甲和結構在抗。
雖然簡易但是又好用的設計,足以相當程度地保障內部人員的存活可能性,并且在戰后哪怕損失了也非常容易再次維修。
可以說是一種成本低廉,效果中上的不錯的飛船。
陳明現在最不怕的就是損失,這幾艘先鋒級確實可以在之后當做先鋒來用。
另外還有三艘百夫長級,這沒什么好說的。
百夫長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出色的護衛艦,可以補充一下陳明之前的損失。
最后還有七艘軍用的哨兵級,彌補一下陳明的艦隊導彈武器方面的不足。
這些護衛艦加起來一共十四艘,算上三艘驅逐,一共十七艘船。
總的來說陳明也沒太過分,好歹也是給空間站留了一部分軍用船的。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損傷程度輕的就這么些船,修起來快和方便。
陳明也沒那么多精力去打撈那些已經零碎的飛船,還是交給空間站慢慢撈去吧。
還能讓老吳多干點活。
而在挑選飛船的時候,陳明還順帶聯系了一下白泉那邊。
白泉那邊的效率就比較低了,答應的飛船里只有護衛和驅逐到位了。
四艘最能發揮陳明實力的暴雨級,以及一艘擁有驅逐艦中最強大抗線能力的十四軍團特殊型號的執法者。
在小規模戰斗力肯定能發揮相當程度的戰斗力。
和這些陳明拿走的戰利品飛船一起,被他編排進了他之后留在帝國內的艦隊之中
這支艦隊陳明也不好自己一直控制。
所以選擇了從余輝那邊跑出來的伽馬b作為這支艦隊的指揮,所有事情都交給它來處理。
而這支光是陳明自己之前就有的和白泉給的飛船就已經初具成型。
一艘破甲、五艘錘頭、一艘十四軍團執法者,五艘暴雨,一艘斗士改。
總計七艘驅逐和六艘護衛。
如果再算上陳明這一次補充的艦隊,那么就是十艘驅逐和二十艘護衛,加起來剛好三十艘船的中小型艦隊。
然后還可以額外再配兩艘船。
畢竟艦隊的艦船數量上去了,那么最好也和其他的正常艦隊一樣,準備兩艘后勤船。
一艘貨船運輸艦隊物資,一艘燃料船運輸燃料。
當然也不是說陳明不能用靈能來補充物資了。
只是萬一哪天他的精神力用光,或是有什么事情不好抽身,那至少不能讓艦隊沒有物資補給。
不過貨船其實是可以不要的,畢竟陳明的船一個人都沒有,內部空間基本上都空著,每一艘船都可以用來當做部分貨船來使用。
但既然陳明之前就有在空間站上停著一艘騾子級那肯定得用上才行,一直擺著可太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