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它與跟機械族密不可分的納米機器人似乎有一些重要的聯系。
當然現在陳明還沒辦法進一步研究,還是得等。
所以現在,還是對蟲族的單位的研究更加重要一些。
陳明對于蟲族特殊作戰單位的三個要求分別是生存、活動和戰斗。
生存已經沒問題了,那么活動就是下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陳明想要的不僅僅是讓特殊作戰個體擁有平常活動的能力。
畢竟普通的地面上的活動現在肯定已經沒問題了。
哪怕是現在在那躺著的肉塊,只要稍微調整一下讓肌肉組織變得正常點,運動起來也不是問題。
并且就那個肉塊的肉體強度,行動能力也絕對不會差。
所以,陳明想要的更多。
他想要按照當初嚴雄的標準來。
讓這個特殊作戰單位擁有能肉身突破星球引力,并且在太空環境中活動的能力。
聽起來生物飛船其實就已經有點滿足這個條件了。
想要肉身突破大氣層,脫離星球引力可以依靠生物質推進器,搭配生物引擎剛性消化囊。
在配個等同于超空間航道引擎系統的,由一代蟲后進化出來的超空間穩固結締組織,甚至還能肉身進入超空間。
確實能滿足陳明的需求。
但陳明想要的是更加靈活,更加小巧,更加具有綜合戰斗能力的地面作戰特化的特殊單位。
戰艦并不是所有時候都能頂替地面單位的,陳明只是需要他現在著手研究的特殊作戰單位擁有在太空中移動并且躲避攔截的能力就行。
想要滿足這個想法,就意味著整個特殊作戰單位的體型必須微型化。
要把所有的身體組織部件全部都塞進體型最大不超過八米的軀體內。
這是陳明理想中的體型。
也是一般的能夠登陸星球并重新起飛的穿梭艇的體型。
如果能繼續縮小,那就盡量縮小,最好能縮小到常人的大小。
反正最后特殊作戰單位的主要攻擊手段絕對會是等離子體,這樣大范圍的攻擊手段真的真不太需要太大的體型。
所以陳明需求就很明確了。
把生物飛船擁有的那些大體積的器官全部都縮小到可以用在幾米體型的生物的身體內,并且還要保障這些器官依舊能發揮其原本的作用。
只要能保證原本的作用就足夠,剩下的這些器官會自己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
想法有了,實際做起來的話陳明也已經有了思路。
陳明跟蟲后溝通了一下,很快就讓蟲后制造出了一個新的體型大概在二十多米,一艘比一般護衛艦大小略小的肉塊。
不過和之前那個不同的是。
這個肉塊的內部不再是純粹的肌肉組織和一些維生組織,而是一些在蟲后的刻意設計之下,以極高的密度塞進去的各種陳明制造特殊作戰個體所需要的器官。
這些擁擠的器官在不斷地排斥彼此,互相之間在不斷地擠壓和傷害。
時間一久,要么內臟出問題,要么外面那層表皮組織出問題。
這是蟲后目前能做到的以最密集的方式設計生物體內的器官排布的方案。
陳明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這樣的設計顯然是很不合理的,所以接下來,他只要使用深度維修的靈能,那他的靈能就會把這種明顯不合理的結構給優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