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在必要的時候時,他其實還有一個選擇,
放棄這批能晶蟹,直接拆解艦隊,送走余輝核心。
之所以要放棄能晶蟹,而不是像送走余輝核心那樣送走它們,原因很簡單。
雖然陳明已經可以傳送生物了,但運輸生物走的是猩紅維度的通道,而任何生物想要安穩地經過猩紅維度,前提有兩個。
一個是沒經歷過維度感染。
另一個,是處于無意識狀態,或是被陳明用靈能封鎖了對外感知的狀態,
防止在經過猩紅維度被那知識的海洋給淹死,
前者是個挺好達成的條件,但是后者需要陳明花費大量的精神力去保護這些生物。
而整個艦隊的貨艙里塞了上十萬的能晶蟹,想要把它們全部保存下來把陳明榨干了都不夠精神力消耗的。
哪怕只是保存一部分也夠陳明喝一壺。
而如果只是保存一小部分的話,那陳明還不如等下一次的貨艦來送貨。
所以只要陳明不想丟掉這些能晶蟹,那他就只能硬抗著艦船上可能來自于航道云,或是來自于機械族艦隊的損失。
他選擇了硬抗。
而就在陳明沖入了云層之后,機械族像是瘋了一樣緊跟著他的艦隊也沖入了云層之中。
并且更夸張的是,機械族還在一艘巡洋艦上準備了勘探艦的排除超空間航道云層的裝置。
哪怕陳明的艦隊先一步進入了云層,后來居上的機械族艦隊也沒用多久就追了上來。
高密度的航道云會阻礙航行于其中的飛船的航速。
讓前面因扛著云在航行的陳明根本沒辦法擺脫后面有著勘探艦設備的機械族艦隊。
僅僅一分多鐘的時間,陳明的艦隊就被追上,進入了后方機械族艦隊的射程之內。
他只能被迫在艦船尾部開啟護盾,阻擋來自于后方的火力。
好在機械族就只在一艘巡洋艦上安裝了勘探設備,它們只能開出同時最多容納七艘巡洋艦的通道寬度。
七艘巡洋艦相比于之前的十幾艘,壓力一下子少了近一半。
只要讓護盾和裝甲輪流承擔來自于后方的傷害,靠著陳明的高速修復能力,面對七艘巡洋艦的集火也是能勉強維持住飛船不被擊毀的。
&t;divtentadv>然而機械族這次過來襲擊的艦隊里有的不只是巡洋艦。
它們還有那些跳幫艦隊。
在超空間航道中,所有飛船、所有東西都存在一個航速的上限。
而這個航速上限又與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大,能夠達到的上限也就越小。
而巡洋艦的質量所達不到的航速的上限,顯然遠不及那些搭載了用于跳幫的機械族的小型飛船的航速上限。
只見大量的跳幫船只和沖鋒艇貼著機械族安裝了勘探設備的巡洋艦開辟出來的通道不斷地向著巨像級貼近。隨時都能威脅到巨像。
陳明都已經控制巨像級放棄攻擊了機械族巡洋艦,轉而攻擊那些跳幫船只。
依舊有一部分越過了巨像的護盾,沖入了跳幫的范圍。
這些前端如同鉆頭的沖鋒艇直接一頭鉆進巨像級的裝甲之內,就算馬上被陳明修補飛船的金屬液體擠開,也依舊有一部分機械族留在了剛剛鉆出來的缺口上。
它們不斷地暴力破壞著陳明修復的缺口,試圖從外圍撕開一個能夠進入飛船內部的口子。
機械族們仿佛知道陳明的靈能效果一樣,所有附近的機械體都在朝著跳幫個體數量最多的地方靠近,不斷地對著缺口發動著攻擊。
集火的破壞力讓陳明的靈能都來不及對裝甲板進行修補。
機械族的機械體就純粹靠著攻擊手段數量的堆疊,和陳明的靈能作用在小范圍的時候修補效率存在上線的情況,這么硬生生地撕開了通往巨像級貨艙的一條通道。
雖然它們立刻遭到了來自于陳明安置于巨像級內部的機器人的反擊,但涌入的機械族還是如同潮水般難以徹底阻擋。
一部分機械族朝著巨像級的更深處沖鋒,而另一部分的機械體,居然選擇了卸載掉距離它們打開的缺口最近的幾個貨艙。
并趁著它們的個體數量還足以維持缺口的時間點,就這些被卸載下來的貨倉全部從缺口丟了出來。
靠近缺口的總計8個小貨倉,全部都被機械族奪走。
后面的一艘機械族巡洋艦也是立刻就將被丟出的貨艙捕獲,選擇掉頭,不再繼續跟著陳明的艦隊深入云層。
而就在那艘巡洋艦掉頭的同時,其他的機械族飛船也都開始了減速,同樣也不再繼續追逐。
而是互相掩護著調轉方向,離開了云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