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蟲后弄出來的幼蟲孵化池技術基本上已經穩定了,不需要每一只幼蟲都蟲后來親自產卵。
但進一步的工蟲的培育室的研究進度就很不理想,更別說戰斗蟲族了。
因為蟲族的種類繁多,功能復雜,不同時期又需要不同數量,一整個蟲巢所需要的培育室種類是個很夸張的數量。
所以進度緩慢。
倒是能晶蟲的培育室研究進度挺快的。
然而能量結晶技術陳明都已經賣給軍團了,之后他自己沒產出光靠著分紅賺錢就行,都不需要出力,這就很尷尬。
不過陳明新的想法應該可以彌補其他的那些工蟲培育室
生物建筑確實是不太好弄,但單說培育某種生物建筑的話那難度就不一樣了。
陳明感覺他完全可以先用機械制造合適的培育工蟲的設施,然后讓蟲后去轉化成生物建筑。
蟲后既然能轉化巡洋艦,那么一棟小小的建筑應該也不在話下。
這是陳明認為完全可以讓蟲后去嘗試的行為。
至于陳明剛剛腦子里冒出來的另一個想法,是給蟲族身上植入各種機械裝置,比如義體,來增強蟲族的戰斗力。
但他只是想想,并沒有執行這個想法的打算。
因為,成本。
蟲族本身只需要進食就能繁殖。
而給這些蟲族安裝機械設備,安裝義體,是實打實地需要有各種投入并且還需要時間的。
讓生產蟲族的成本大幅提高,蟲族也就失去了一部分優勢。
再加上蟲族本身強度就夠高,還有蟲后的靈能增幅,強度并不比一些機械結構來的低。
但是蟲族變成機械的話……
如果是用機械靈能生物轉化設備轉化的說不定可以用靈能去影響機械的部分。
可如果是直接植入義體,那靈能還能不能起效果就不一定了。
通過設施從生物徹底地轉化成機械,最終能不能起效果也不一定。
所以即便很多金屬強度都比蟲族的甲殼來的更高,甚至比蟲后強化過的軀體要更強。
陳明也不會輕易地去嘗試給蟲族植入義體。
陳明最多,就是在一些蟲后可能會需要的精英禁衛部隊蟲族身上用這些技術。
或者……用在蟲族頂尖的生物飛船上。
不管是哪個,反正暫時肯定是用不上這個技術的。
而且也必須得等蟲后從進化中蘇醒再說。
總之,先把這個半機械半生物的怪物繼續培育兩天,看看能不能更多地從它身上研究出來一些新東西。
這只半機械半蟲族的生物陳明打算叫做零號樣本,后續的研究都可以從它身上開始進行。
同時,陳明還打算繼續使用和測試這臺損壞的靈能生物轉化設施,繼續往里面投入更多的蟲族。
看看能不能在設備損壞的情況下,培育出一只真正的機械蟲族出來。
不過,在下一步的行動開始之間,陳明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去解決。
為什么這只半生物半機械的零號樣本身上沒有一條【機械啟靈神經】?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