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零號樣本沒了,陳明還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再弄出一個半機械半生物并且還能一直活下去的樣本來進行研究。
但好在零號樣本還活著。
并且通過那些死亡的樣本和零號樣本作對比。
陳明還學到了很多制造半生物半機械化構造的存在需要注意的點。
了解到了那機械族構造和生物構造合理占比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樣的構造比例才是能在保持了半機械半生物的構造的前提下,長久地運行和生存下去的構造比例。
這些都是在之后的完整的轉化實驗中可以用到的知識。
陳明還另外抽了些時間出來,研究了一下機械化蟲族建筑的事情。
就是先利用純粹的機械化結構來滿足蟲族個體的某些發育階段所需的一切。
就跟一些制造生化用品的工廠類似,只是把制造生化用品的工廠改成了直接制造生物的工廠。
然后再讓蟲后轉化那個工廠。
之前陳明一直都讓蟲后直接弄生物工廠,但生物建筑的難度有些超過陳明和蟲后的預期了,一直都沒有進展。
所以陳明才有了這樣的想法。
并且就在這兩天,他已經通過他對于蟲族的培育進程的了解,將能晶蟲的機械化培育工廠給弄了出來,幼蟲成蟲培育一條龍,十分順利,比在那弄生物建筑不知道輕松了多少。
甚至他還弄出了數量過半的,蟲后經常使用的種類的工蟲的機械培育工廠。
這些工廠都能夠從幼蟲開始培育出一只完整的蟲族單位,完美地實現了本該讓生物工廠去實現的需求。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這些機械建筑無法融入到蟲巢之中,只能作為獨立的建筑存在,而不是蟲巢的一部分。
所以陳明現在很迫切地等待著蟲后完成進化,來將建筑轉化,將建筑連接進蟲巢生物原料運輸血管之中。
剛好,陳明還從零號樣本和那些直接死去的被轉化的樣本身上學到的了一些機械與生物互相轉化的知識。
這些知識就可以用在之后指導蟲后將機械建筑快速轉化成生物建筑上。
甚至陳明感覺他都不一定要讓蟲后把機械建筑徹底轉化成生物建筑。
機械建筑和生物建筑的融合在他看來才是將來最合適的發展方向。
如果說蟲族單位因為生產數量和成本的緣故不管是機械化還是半機械化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
那么本身數量就比較少,并且還是作為蟲巢關鍵性構造存在的生物建筑,享有一些機械化的便利是完全沒問題的。
當然這也不是說陳明徹底放棄了機械建筑和生物建筑。
他的想法,是機械建筑、生物建筑、融合建筑他全都要。
不同的構造都有不同的適應環境,在合適的地方用合適的技術,才是合適的做法。
除了對于半機械半生物構造的研究以外。
機械啟靈神經陳明這兩天也一直在研究。
當然不是在研究這玩意的作用,這玩意本身的絕大部分情況械后已經全部告訴他了。
他現在在研究的,是這玩意的制造方式。
目前通過械后那邊透露出來的機械靈能生物的研究報告,陳明已經清楚機械啟靈神經并非是轉化而來,而是直接制造出來的。
只要改變內部的靈能源質就能改變機械啟靈神經的能力。
所以機械啟靈神經的關鍵就在于靈能源質,外面的那條機械神經只能說是機械啟靈神經的基礎。
既然不是機械啟靈神經并非是關鍵,而是基礎,并且它所擁有的技術水平相對于曾經獲取到的東西也比較低。
陳明感覺以他現在的能力可以嘗試去掌握機械啟靈神經的制造技術。
這又不是機械生物轉化儀,轉化儀這玩意涉及到納米機器人,技術水平夸張到離譜。
但只是機械啟靈神經的話,陳明還是有可能學會的,
然而目前他也只能說是在艱難復刻。
靈能與機械結構融合的復雜構造,需要對內部的靈能材料進行各種牽引、固鎖甚至是陳明完全沒有了解過的處理手段,就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