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液體構成的天幕將一切機械族單位和它們的攻擊都阻攔在外。
但也已經有母艦正在調轉船頭,看樣子是不打算留守,要將陳明連帶著星門一起摧毀。
主力級的武器陳明還是得尊重一下的。
不過他沒急著動作,而是趁著機械族母艦掉頭的這點時間將目光轉向了更遙遠的地方。
雖然肉眼看不到位于相位空間之中的毀滅者母艦,但他清楚此時毀滅者正在從星系邊緣的拼命地向著星門靠近、
一旦進入到足夠的距離之內,毀滅將會直接作用在他的身上。
而這一次,陳明同樣也不會給毀滅者這樣的機會。
但他要給毀滅者有機會的錯覺。
他伸手輕觸了一下身旁的星門框架。
繼續默默地看著星系內的機械族不斷地朝著他的位置狂轟濫炸,又被金屬天幕徹底阻攔。
他其實完全可以在毀滅者靠近之前就帶著星門一起消失在星系之內。
即便躍遷引擎被那充斥在整個星系內的狂亂的躍遷痕跡干擾,也不影響陳明利用猩紅維度將星門送到數千光年之外。
而且毀滅者靠近之后有可能直接摧毀星門,被毀滅者摧毀的東西完全沒有辦法再救回來。
這是陳明在襲擊星門星系的時候可能遭遇的最麻煩的情況,所以他最開始的布置就是沖著抹除這種可能性去的。
效果也已經起到了。
繼續拖看起來似乎并沒有任何的好處。
但他還想再等等,因為這不僅是機械族的機會,也是他的機會。
在星門星系的相位空間之中,毀滅者幾乎可以說是孤家寡人地就來了。
僅僅只有大概三十多艘經過特殊改造的用于更換輻能線圈的巡洋艦跟隨,幾乎沒有任何有效的防護力量。
它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護航艦隊
而搭載了毀滅者的這艘母艦也是經過比較大程度的改造的。
它擁有極大的輻能容量,而輻能耗散接近于零。
這就意味著它的持續作戰能力相當差勁。
在前面和陳明的一支艦隊交火,又馬不停蹄地進行躍遷回到星門星系附近,還要通過超空間一路趕回來,這整個過程里毀滅者母艦幾乎沒有休整的時間。
這就是機會。
而陳明的手段也早就已經布置好了。
在這次二次的突襲行動最開始的時候,他弄出來的蟲族艦隊數量是黑霧假體那邊四百多萬,后勤區域這邊也是四百多萬。
而這并不是他蟲族戰斗力的上限。
他還有很多的后備蟲族力量。
而且在之前把相位巨獸給安排到了軍團艦船研究所之后,陳明就跟艦船研究所那邊借走了梵超研究所借過來的一樣裝置。
就是相位空間交互實驗中,梵超研究所用的將空間站送入相位空間的裝置。
它,可以幫陳明將那些多余出來的蟲族力量送入相位空間之中。
生物艦船不像普通艦船那樣需要排散輻能,它們才是相位空間之中最為強大的存在。
那些相位空間里的蟲族艦隊,就是陳明用來針對毀滅者的后手。
不過由于那個裝置的作用范圍僅限一個直徑數公里的球體,所以要將足夠和母艦抗衡數量的巡洋艦送入相位空間需要一定的時間。
因此他沒有第一時間就針對毀滅者動手,而是先把毀滅者吸引了出去,先從另一個目標開始動手。剩下的就簡單了,等毀滅者將他的本尊作為目標,將毀滅者釋放過后,所有的相位空間之中的蟲族艦隊就會立刻進行躍遷,一擁而上,亂棍打死。
雖然這個比喻有些奇怪,但陳明感覺這是他針對毀滅者的手段最形象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