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陳明有一天突然腦子一抽,把他放在機械族殖民地那邊負責管理殖民的人格核心“械后”和零號樣本融合了。
本身零號樣本就是半機械半生物的存在,不僅擁有蟲族個體的特質,還有著機械族單位的種種特征。
因此,這次陳明突發奇想的實驗居然真的成功了,讓原本就已經開始出現特質化,有別于普通蟲族,甚至有別于蟲后的零號樣本獲得了“進化”。
它成為了一個新的“蟲后”,機械族的蟲后,真正的“械后”。
它能夠掌控人格核心的力量,幫助陳明以更加靈活更加具有“人性”或者說“陳明需要的人性”的方式去管理機械族。
陳明當時就覺得換個由械后控制的電腦也不是不行。
只是后面在考慮到了另一樣關鍵性的問題之后。
陳明還是選擇了生物腦,
這個關鍵性的問題,也就是信號的傳輸問題。
在有了主控的前提下,主力艦的設計的下一個問題就是信號傳輸線路的問題。
這也是主力艦技術曾經被研發的時候的一個重要問題。
而陳明的這艘船本來也是在一開始規劃的時候想要用已經成熟的線路技術來構建信號線路的。
但很快,隨著對相位巨獸族長尸體的研究,陳明發現相位巨獸自身的神經信號傳導效率比目前已知的所有線路都要來的更高。
再加上陳明自己也早就已經解決了純粹的電信號與生物電信號的轉換問題。
所以他的主力艦完全可以利用這些神經來充當信號傳輸線路。
但是。
陳明發現了一種傳輸信號更快的方式。
那就是蟲后在吸收了族長的基因之后強化過的蟲族神經擁有著更快的生物電信號傳遞速度。
足以替換族長的神經。
只是族長自身所擁有的神經對于自己的軀體來說絕對是最合適的,用一點提升換取適應性的下降或許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當時陳明的研究所這里幾乎所有的參與研究的人員都因為這兩個選擇吵得不可開交。
最后還是陳明拍板選擇了用蟲族來解決神經或者說信號線路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這么做陳明肯定會被支持用族長原裝神經的人噴。
但最后所有人都可以說是毫無意見地同意了陳明這么做。
因為蟲族可以讓原本就已經很快信號運輸效率有著再也無法提升的提升。
那就是利用蜂巢思維。
蜂巢思維的存在可以讓信號在傳輸的時候做到完全的同步,根本不需要傳輸這一個過程。
也正是因為蟲族的這種情況。
即便機械族在陳明將零號樣本與械后融合,讓機械族有了真正的械后之后也可以做到利用蜂巢思維來消除掉信號傳輸的這一個過程。
但目前,無論是帝國還是陳明都還沒有研究出來足以媲美生物神經的信號線路。
所以在可以有適配的選擇的情況下,艦船的主控系統最終還是選擇了蟲腦,信號線路也選擇了蟲后制造的神經。
雖然說艦船內部的信號傳輸可以依靠蜂巢思維,但一些不算太重要的地方也還是可以利用蟲后神經的。
這就是目前主力艦的研發進度。
光是這些就已經花費了陳明半年的時間。
而之后還有能量源、引擎、裝甲、武器等等繁多的問題等著他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