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
宇宙中最為深邃最為黑暗最為神秘的事物。
當然,在現在這個時代代,黑洞的“神秘”需要打上問號。
因為帝國對黑洞的研究在很久以前就已經不再局限于理論了。而是著手于實踐。
靠著早年研究出來的飛船的超光速航行技術,帝國對于黑洞的研究早就已經是可行的了,并且也一直都有人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陳明在過去的半年里就認識了不少。
只是通常情況下研究黑洞是專業人士做的事情,而普通的民用船又做不到超光速航行,只能做到貼近于光速航行。
真正的超光速航行只有一些特殊的船才能做到,弄起來比較麻煩。
因此,對于黑洞本身的認知在民間和對這方面的研究不相干的人身上顯然是不夠多的。
就像陳明一路走來,從來沒有碰到過任何一個黑洞的存在,所以對于黑洞的了解并不詳細。
而且隨著超空間與超光速航行被一同發現,超空間航道技術就在實質上代替了超光速航行技術。
無論是從實用性,普及性還是安全性上來說,超空間航道技術都比超光速航行技術要更加優秀。
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個技術被徹底淘汰了,也不意味著陳明在學艦船技術的時候會漏過這個艦船發展史上的重要技術。
而這個技術至今依舊能存在的關鍵,就在于對于黑洞的研究。
在研究黑洞的這種特殊場合,只有超光速航行技術是一個必須要掌握的技術。
否則別說去調查黑洞了,萬一在黑洞附近跑的時候不慎落入到了黑洞的視界之中,也就是連光都無法逃逸的范圍之內。
那就幾乎可以說是普遍性的手段可以從里面跑出來了。
連超空間都不行。
因為超空間之中并非只有超空間航道云,還存在著大質量天體所形成的重力井。
超空間航道引擎本身也是利用重力井來進出超空間的。
而黑洞這個整體的概念可以說是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它在超空間之中的重力井將會特別的明顯也特別巨大。
因此當飛船落入了黑洞的視界之后。
在飛船相對應的超空間位置里,它早就已經進入了黑洞重力井深度影響的區域。
只要進入超空間,那就會比在正常宇宙中更快地被重力摧毀。
想要在進入黑洞視界后還活著出來。
要么就用超光速航行技術,要么就用躍遷技術。
可躍遷引擎只在巡洋艦以上級別的船才會配備,而且躍遷引擎使用過后損傷的是基礎結構,會讓基礎結構出現細微的幾乎無法用肉眼排查的破損。
正常的修理手段想要修理這種損傷是非常麻煩的,維護成本極高。
而且還要加上高昂的物質消耗,成本就更高了。
陳明整天跟不要錢一樣在用躍遷那是因為他有靈能,他的靈能面對這種損傷修起來可太輕松了,可以以極低的代價和極快的速度對飛船的躍遷引擎進行維修。
但以前的時候可沒有像陳明這么好的條件。
所以超光速航行技術就算是一個特定條件下必須使用的技術被這么保存下來了。
雖說陳明的飛船上并沒有搭載超光速航行系統,但他在穿過了蟲洞抵達了黑洞跟前的時候的情況也還好。
他只是被黑洞的引力所影響了,還沒有被拉到黑洞的視界中。
而他在穿過蟲洞前感知到的那股能將他徹底籠罩的危險感剛好就源自于這個黑洞。
說明這個危險是看得到,而且一般來說不太可能對他造成有效威脅的危險。
只是在他真的穿過了蟲洞之后,在穿過的途中感知到的那股尖銳的危險感消失了。
不清楚是因為那股危險其實是來源于穿過蟲洞的過程,還是說當他穿過了蟲洞之后原本可能會導致危險的源頭離開了還是怎么的
不過現在沒危險了總不至于是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