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可以把這些技術融入到自己的生物裝甲的技術中。
或是用在帝國交換些他需要的資源什么的。
除了動力裝甲和武器這種實物以外。
陳明還在這艘飛船電腦的日志上找到了儲存著飛船重要資料的那部分儲存單元。
他可以從儲存單元的資料中看出這是一艘新出廠就直接外派出來執行任務的飛船。
并且還能夠看到飛船的一些基礎數據,包括產地、開發商,設計者等等。
從這些內容上能看的出來閃耀文明的社會結構和人類是差不多的。
并且他還在飛船電腦的數據庫中發現了這艘飛船執行的最后一個任務的簡單描述。
包括出發地、目的地和任務的內容。
目的地當然就是這里,任務目的也是明確,甚至這艘飛船的名字上就已經寫著了。
而出發地,則是在陳明沒有去過的帝國的可觀測宇宙的區域內。
那個地點距離始源星系的那個蟲洞有一段距離,不過并不算太過于遙遠。
那里很有可能有著屬于閃耀文明的遺跡,甚至是軍事遺跡。
當然也不排除探索蟲洞是一個比較普遍的項目,那里只是一個普通遺跡的可能性。
甚至那個出發地點什么都不剩也是有可能的。
但不管怎么說,總之陳明記下了這個地點,并立刻開始安排飛船前往那里去看看。
很快應該就會有結果。
另外陳明在查看這份任務日志的時候除了看到關于任務本身的那些信息,也看到了另一個可能有價值的信息。
那就是這個任務執行的日期。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這個時間點意味著很多事情。
不過在這里他碰到了一點問題。
執行任務的日期用的是閃耀文明的紀年法,而閃耀文明的紀年法和帝國是不一樣的。
因為紀年法通常決定于一個文明的母星圍繞自家恒星公轉的周期。
因此,光看飛船日志中的時間,陳明是沒辦法確定這個時間與帝國相對應的時間的。
更何況這艘飛船已經停止運行不知道幾萬年了,中間空缺的幾萬年沒有任何日志記錄。
他沒辦法做到像是在看拾荒者機器人的日志的時候那樣,通過記錄下來的日志經過的客觀時間來反向倒推最早的記錄時間,最后確定拾荒者機器人已經出現了至少三萬年。
因此,想要得到這艘偵查飛船具體執行任務的時間,可能他得專門去一趟閃耀文明研究所了。
那里應該可以幫忙分析出來閃耀文明的這些個時間和帝國的紀年相對應的表格。
陳明甚至還覺得他或許是應該是可能準備去一趟,而是必須得去一趟。
因為他感覺與這個蟲洞相關的那些閃耀文明的事情會很重要,是一個了解閃耀文明的關鍵的時間點。
或許閃耀文明就是在發現蟲洞準備進入蟲洞探索的時期前后沒落的。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
當然是因為拾荒者機器人和他剛剛獲取到的這艘飛船。
這兩樣東西絕對是同一個時期的產物,在時間上絕對不會相距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