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它還未真正到達,陳明已經做好了先行一步去調查的準備。
至高點已經提早通過躍遷抵達了那個星系的邊緣。
他此時要做的,就是前往至高點。
在靈能的作用下。
陳明的本體轉瞬便出現在了至高點的指揮室。
傳感器的掃描數據已經全部送到了飛船的控制臺上。
陳明坐在了指揮室的主位上,調出了之前在相當遠的距離上偵查的星系的大致數據,連同剛剛獲取到的數據一同打開。
從他看到的這些剛剛偵查到的數據來看,這個星系本身是個很正常的星系。
一顆恒星加五個行星,沒有衛星存在。
但是,星系內的行星的狀態卻有些特殊,這些行星的每一個都被冰封了。
無論它們距離恒星的遠近,只要是在星系的行星,每一個星球陳明都只能看到堅冰和積雪根本看不到星球本來的模樣。
明明那個恒星是一顆和太陽極其類似的同類型的黃矮星,明明它的估計年齡可能比太陽還要更加年輕。
但就像是陳明之前遠距離觀測就已經發現的那樣。
這個恒星的光照十分暗淡,根本無法為星系內的星球提供足夠的光照和熱量。
陳明并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但他清楚一個正常的恒星絕對不會出現這種莫名奇妙的能量強度減弱的情況。
再結合,陳明的那個蟲洞正在靠近這個星系,很難不讓人去懷疑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聯系。
這個星系會不會也是一個很特殊的星系?會不會也是一個奇觀星系?
帶著這樣的想法,陳明的至高點并沒有在星系邊緣待太久。
而是分散開來,開始對星系內部的每一個星球,包括恒星進行偵查。
他放出了偵測器靠近了恒星,同時用靈能帶來了幾艘不同的勘探船,各自前往星系內的不同星球。
絕大部分星球陳明全部交給了余輝控制著飛船去偵查。
而它自己則駕駛著至高點,前往了這個星系內的第二顆行星。
這顆行星是星系內的五顆行星中最為特殊的。
它擁有大氣層,雖然因為氣候冰冷導致大氣層極其稀薄,但它確實有。
而且它剛好位于陳明推算中的正常能量強度的恒星的宜居帶內。
所以無論如何,這顆星球陳明必須得去親自看看。
飛船進入了稀薄的大氣層。
下一瞬間,暴風雪就將至高點直接淹沒。
凜冽的狂風讓待在飛船內部的陳明仿佛都能聽到它呼嘯的聲音。
傳感器的高精度掃描功能也受到了限制。
大氣層外有大氣層限制高精度掃描,大氣層內有暴風雪影響高精度掃描的精度。
搞得陳明只能想辦法先降落,靠近到接近于地面的位置附近再進行正常。
好在人類技術的結晶還是有它的作用的。
讓這席卷整個星球的暴風雪對飛船本身的影響并沒有陳明一開始想的那么大。
并且雖然暴風雪將至高點裹挾,但至高點的偵查系統和普通的傳感器裝置并沒有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