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兩周,蓋亞星球所在的星系內。
氣候改造部已經徹底清理掉了恒星表層噬星體分泌的體液,讓被限制的恒星光芒再次釋放了出來,讓它重新有了一些往日的模樣。
這讓星系內所有星球的氣候即便沒有氣候改造部的幫助也都已經開始了一定程度的復蘇。
不過恒星的強度在噬星體的影響下總歸是有了相當明顯的變化,所以如果放任不管的話,最終
還是得主動進行氣候改造去調整星球的狀態,才能讓在數年內經歷了兩次劇烈的環境變化后的星球呈現最完美,最符合陳明需求的姿態。
星球南北極、整條赤道以及根據星球地理環境構造和氣候所決定的一些地區都已經在氣候改造部的操作下,根據氣候改造的需求安裝了可以釋放環境改造氣體的裝置。
并且改造部還投放了相當數量的能夠用于環境穩定的改良氣候的人造物種。
不需要它們能活多久,只要它們存在,它們就能一定程度上穩定和加速傳播那些設備釋放出來的氣候改造氣體,并將這些氣體的作用固化在這片大地上。
就在氣候改造部這么做的同時,一些星球原生生物也伴隨著氣候改造計劃的執行一同出現在了蓋亞星球能的赤道區域。
赤道本身就是氣候改造部那邊判斷的需要最優先進行氣候改造的區域。
這里能相比于其他地方更多更快地接收到恒星的光照,也是最早且最大程度地受到恒星光照強度變化的區域。
看得出來蓋亞星球的星球意識確實也理解陳明以及其他人做的事情都是在為了它,主動進行了配合,讓氣候改造部的行動能夠獲得更快的效率。
而此刻。
正站在蓋亞星球上朝向恒星的那一面,大片區域的積雪已經融化的赤道附近的陳明剛好可以親眼看到蓋亞星球所做的一切。
他能夠看到的最早從地下生態圈重新來到嚴寒中的地表的,就是那些遍布整個地下生態圈的發光植物。
它們在地下的時候會主動呈現出苔蘚狀或是菌類的形狀,適應地下的環境。
而在它們重新回到了地表后,它們也光速適應了地表的環境。
在如今依舊寒冷的赤道區域悄然生長。
不僅重新表現出來了地表植物的形狀,還在吸收那些氣候改造部進行初期氣候改造的特殊氣體。
這并不只是在單純的吸收。
而是在吸收之后利用自然物質對這些人造的氣候改造氣體進行復刻,并批量釋放。
像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一樣。
這些蓋亞意識衍生出來的發光植物在進行某種化合作用,釋放改造氣體。
在氣候改造部設立的監測站點的監測下能夠發現,這些發光植物造出來的天然改造氣體和人造的改造氣體的各種成分的含量沒有絲毫的偏差。
可以說就是一模一樣的存在。
蓋亞星球在保證了改造氣體內成分含量的基礎上,大幅度地擴張了原本受限于環境和成本的釋放改造氣體的應用范圍。
催化著氣候改變。
這些東西非常厲害。
“看樣子氣候改造情況很不錯,我之前說的沒有錯吧?”
陳明身旁的氣候改造部長此時剛剛和星球上其他位置的部員確認了一下剛剛取得的不同地區的空氣成分含量的數據。
他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表情,回應道:“是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發光植物從地下長出,它們在氣候改造過程中的所產生的正面影響也越來越多。
這些植物的那種能夠吸收人造環境改造氣體,復制并散發出去的能力真的讓人大開眼界。
平常都是人去制造天然物質,沒想到有一天居然會出現這種植物去把人造物質復刻成天然物質的情況。
這種情況在讓部長震驚之余,也讓他無比眼熱。
因為他從這些東西上看到了實現他的那個項目的可能性。
他的想法是名為生命之籽計劃的自動化氣候改造技術。
就需要一種可以長時間生存下去的,適應氣候改造這個過程的完整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