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水母利維坦在陳明的逼迫下離開了恒星內部。
等待多時的蟲族艦隊第一時間就包圍了上去。
并且這一次陳明就是沖著直接干掉它來的。
因此所有的蟲族艦隊此時都已經進入了相位空間,在正常宇宙中根本無法觀測。
它們悄然潛伏到了正在沖著少量存在于正常宇宙的蟲族艦隊前行的利維坦的身邊,將陳明專門準備了許久的針對性武器已經一齊對準了它。
陳明準備了接近十天,數量上三千的蟲族艦隊在陳明的一聲命令之下立刻開火。
不過開火的僅僅只有三分之一,也就是千艘左右的主力艦。
并且這千艘主力艦發射的,全部都是實彈,它們使用的全部都是實彈武器。
在這幾乎貼臉的距離上,蟲族主力艦發射的所有實彈武器都輕松地穿透了利維坦的皮膚。
但不知為何,絕大部分子彈并沒有從利維坦的身體另一端貫穿而出,而是留在了利維坦的體內。
雖然說這么做讓利維坦的軀體上多出了無數貫穿或是撕裂的傷痕,但從之前的情況里看,這么做除了浪費子彈外沒有任何意義,這只利維坦的軀體并非它存在的關鍵。
但隨著那如同金屬風暴般洗禮著利維坦的子彈不斷地命中。
利維坦身上那正在周期性散發著的電磁脈沖強度卻已經開始了肉眼可見的降低。
無法大范圍釋放強度足以灼燒主力艦的電磁脈沖,利維坦也就失去了對成規模艦隊最大的威脅。
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非常明顯。
蟲族艦隊發射的實彈不是普通的實彈,而是陳明特質的特殊彈藥。
在十天前,陳明剛開始投入進研究對利維坦武器的時候,他對于這只利維坦了解的情報并不多,只能大概確定它的性質跟電磁、輻射與光頻有關。
所以在研究的時候陳明特意弄個三個大方向類型的武器,電磁武器、輻射武器和光學武器。
電磁武器的設計是最為麻煩的,因為普通的電磁脈沖發生器根本不存在起效果的可能性。
陳明可不會腦子一抽去用這種東西和一個能夠散發出影響這個星系的電磁脈沖的利維坦對轟。
于是他就考慮了另一種方式,反向的方式。
電磁信號阻斷裝置,這算是種常見的裝置。
不過陳明弄出來的可不是什么考場用的信號屏蔽器,而是為了和利維坦戰斗他才專門去花時間和梵超合作研究出來的電磁信號阻斷裝置。
他可以對特定的電磁信號頻段進行強力的干擾,對于可以釋放超高強度的電磁脈沖的水母利維坦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
只是在陳明的需求中,它并非是通過其他的電磁信號強行干擾,而是通過特殊材質的裝置吸收電磁信號的方式來進行。
畢竟讓陳明去思考阻斷電磁信號的武器的原因就在于利維坦擁有更強的電磁脈沖,他不可能正面去對壘。
而這就導致這樣的裝置在使用的時候有一個需求,需要非常近的距離才能起效。
正常情況下這種東西更多的應用在自己身上,用于屏蔽電磁攻擊。
但現在顯然不是正常情況,而且陳明的靈能也讓他不需要遵守很多正常的情況。
他只需要想辦法把設備塞進主力艦能夠發射的實彈中就足夠了。
這邊不算什么難事。
當初他能用優化靈能把原本需要塞進戰艦里的躍遷引擎最后塞到安無平的身體里,如今也能把本來復雜的裝置全須全尾地塞進實彈之中。
結構微型化有靈能,批量復制有靈能,制造成本這個靈能解決不了,反而因為裝置微型化和需要安裝在實彈中承載非常大的力量導致成本巨量上升。
但對陳明來說,什么是成本?
在一整個蟲族的支持下,他的主力艦所發射的每一枚實彈內部都有一個小型的電磁干擾裝置。
在命中后就會從彈頭上彈出用于固定在命中的目標內部倒刺,并立刻啟動攜帶的裝置。
同時陳明的靈能還會進一步作用,利用金屬液體將大量實彈連通到一起,防止裝置被排出,也能不斷地給所有的設備提供能量。
不光只是功能,他的金屬液體還會轉變成真正意義上有大規模效果的電磁干擾設備,進一步加大電磁干擾的效果。
在這樣的一波潛藏于相位空間的攻勢之下,除非利維坦干脆地換一個身體,否則它就必須承受這樣的損傷。
利維坦的身體雖然不重要,但依舊是它具象化的外在表現,它無法輕易地擺脫這幅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