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是遺存者的誤導陷阱,那要么遺存者幾萬年前就開始布置針對他的陷阱了,要么遺存者用毀滅者之類的玩意特意偽裝過這個遺跡。
無論是哪種情況,可能性都不存在。
而刻意的做舊在陳明的靈能面前是毫無意義的。
這個地方的存在,就是遺存者的疏忽。
三天后。
陳明跑到了靈能部本部。
和遺存者的交易這件事情還是由他來進行。
當時間來到了曾經帝國和遺存者第一次交易的往后一百二十天整的時候。
遺存者準時準點地聯系了過來:“這一次你們需要什么?”
陳明看了一圈旁邊的圍著的語言學、文化學、文明學上的專家,想了想這些專家告訴他的要說的話的大致意思。
隨即在通信器上回應道:“我們先不急著交易,在交易開始前,我想要和你們說一件事情。”
“你說。”
“這樣的交易這是第四次了,但我想你們應該能感覺出來我們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得到改善,這和你們一開始的想法是相悖的。”
遺存者在和陳明交流的時候明確說過想要讓帝國幫閃耀文明保存閃耀的歷史,以免他們這些遺存者消亡之后閃耀文明徹底消逝。
不過那時候遺存者表示他們并不能夠徹底地信任陳明和帝國,于是想用一些交易之類的手段來增進雙方的信任。
這種事情嘴上說說肯定是沒問題的,但實際做起來只能說是各懷鬼胎。
帝國能發現遺存者明顯有其他的目的,遺存者也清楚帝國不可能放任遺存者繼續存在。
所以光靠交易肯定是沒有增進信任的可能性了。
除非帝國真的是圣母文明,否則帝國和遺存者互相信任的可能性就是零。
光靠這樣的交易帝國其實從某些方面來講也是虧的,因為帝國只拿到了技術,沒能了解到有關于閃耀和遺存者的情況。
所以既然帝國已經靠著三次交易拿到了靈能理論、主力艦級別艦船設計技術和能量武器設計技術這三個相對而言重要且關鍵的技術。
那么后續獲取的技術的價值就沒那么高了,就不一定能靠著
“換一種方式,交易更加具體的東西,而非單純的技術”
遺存者那邊似乎有些熱切地迅速問道:“具體的東西?”
“不是實際的物質,而是其他方面的可以用文字記載,可以用通信器進行交流的東西。”
之前還表現的很熱情想要和帝國打好關系說什么要托付文明文化殘存下來的遺存者一瞬間仿佛變得冷淡了下來。
過了好一會兒才問道:“例如什么?”
陳明回答道:“例如你們的歷史記錄。”
“我記得伱們一開始說過,和帝國交流是為了把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交給帝國寄存,這樣就算你們消亡了閃耀文明也不至于徹底消亡。”
“這本身就是要交給帝國寄存的東西。”
“你們在有了信任之后免費給我們,和現在你們直接拿出來跟我們交易,從本質上來說是一樣的,甚至你們拿出來交易還能拿到一些你們原本拿不到的東西。”
“比如關于我們的歷史。”
“雖然我們的文化不同,但歷史總歸是相似的,或許我們能找到一些共通點,也能變相促進我們之間的信任關系。”
這些話扯淡扯起來陳明都不帶半點臉紅的。
這些話遺存者也知道是在扯淡,但現在雙方之間的關系算得上是正經的外交。
在彼此都對對方有需求的情況下,撕破臉皮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