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效果不一定有閃耀文明原裝貨的效果好,但這只是帝國邁出的第一步。
而這些方法在經過了專門的研究之后完全可以轉化成用于調控相位巨獸相位力量的動力。
雖然相位巨獸的相位力量并非靈能力量,但這種特殊的力量在性質上是和靈能近似的。
也正是因為飛船自身結構所帶來的特殊優勢,陳明的這艘主力艦的大類型號在目前基本上已經可以定下來了。
相位戰列艦。
具體的名稱暫時還沒有決定,陳明只是有了一點想法,到時候看具體怎么樣還是看他的心情。
主力艦不只有引擎,它的裝甲同樣也在這段時間得到了完善。
飛船復式裝甲的最內層采用是相位巨獸族長尸體上的經過蟲后修改過部分性質的相位巨獸鱗片。
這些鱗片不只能起到防護的效果,同時它們還一定程度上是相位巨獸使用相位力量的基礎。
所以不能進行更換。
而且如果只是當做裝甲內襯的話,也確實沒有什么更好的材料了。
在最內層之外的裝甲中,包覆著的是陳明目前手頭上最常見的生物材料,蟲族甲殼,內部還帶有額外的緩沖層。
雖然說蟲族甲殼這種材料十分常見,但蟲族甲殼本身就擁有著相當強大的效果。
況且被布置在了裝甲內的蟲族甲殼還是蟲后專門為了主力艦而去特意加強過的在中下級飛船上無法有效使用的新式蟲族裝甲。
名字還是一樣的,強度之間的差距卻天差地別。
外層的裝甲還是像其他飛船一樣的金屬裝甲。
而飛船裝甲的最外層則涂裝了一層人造噬星體液,這層噬星體液在凝固之后也可以算是一層噬星體裝甲。
這一層噬星體裝甲的存在不是為了讓主力艦可以進入恒星,而是出于其他的目的。
因為人造噬星體液的材料配比在過去的半年里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原本的噬星體液的效果單純地只是為了防止恒星高熱與輻射。
但帝國就有人從中看出了機會,通過改變配比讓噬星體液實際作用的方向發生了改變。
讓原本防止熱能與輻射這種能量作用效果的液體可以更大程度地限制能量武器的實際作用效果。
只需要薄薄的一層,就可以讓絕大部分能量武器的直接命中效果降低20以上。
這一層噬星體液裝甲本身就算是額外的附著,可以很輕松地進行修復。
而這就是裝甲的總體結構。
裝甲內部的生物質材料不用多提。
蟲后能夠制造的最好的甲殼材料都會被用在上面,還有陳明反反復復地優化加強,質量就擺在那里。
而飛船裝甲的金屬材料那就更離譜了。
陳明在最早建造這艘主力艦的時候就是抱著把它當做他最重要的一艘飛船,并且也是艦隊的旗艦的想法去的。
再加上相位巨獸族長的尸體可不是什么好弄到的材料,陳明總不可能從相位空間得到了相位的給予和保護之后去把保護相位空間的巨獸宰了當材料。
因此他在設計和建造這艘主力艦的時候完全不考慮量產的問題,只要是能堆料的地方就硬堆。
最終就導致飛船裝甲層里的普通等級的材料占比只有20不到,高級材料占到了46,剩下的全部都是陳明不計成本,只看最好效果而投入進去的特種級別的材料。
制造成本無比高昂,維修成本那更是一眼望不到頭。
但陳明也想清楚了,如果他只有一艘這樣的飛船,在有一整個蟲族和如今也正在飛速發展的余輝的支持下完全沒問題。
項目組曾經還有有不少人吐槽陳明暴殄天物,畢竟那些高級、特種材料拿出去完全可以制造更多的主力艦。
不過隨著后面陳明用蟲族主力艦和利維坦發生的數次沖突的情況被陳明公開,這樣的聲音就少了很多。
在面對頂尖的戰斗力的時候有實力相當的頂尖戰力是多么重要。
無論這個頂尖戰力是靈能者,還是某艘強大的飛船。
不過就算如此也還是有人在說些有的沒的。
比如陳明為什么不用這樣的材料去造泰坦級艦船。
先不提有沒有相位巨獸的體型能達到泰坦級。
光是主力艦和泰坦級那體型差距就能要陳明半條命,他也根本弄不出來那么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