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剛好斬到了這種地方才會導致飛船被徹底摧毀,導致內部的余輝核心隨之一同死亡。
因此,有一些處于斬擊軌跡上的飛船運氣很好地避開了這一點,如果運氣再好一點飛船的余輝核心也會避開那些斬擊。
再大的余輝核心也就人頭大小,基本上也不太可能被斬擊直接命中。
而這些艦船受損,但核心沒有損傷的余輝核心全部都被余輝自己卸下,裝船,送走。
只留下被斬碎的廢鐵在那里。
導致了此刻陳明只能接觸和修復那些因為飛船殉爆而被炸碎的余輝核心。
這些余輝核心的數量本就不多,更難找到真的剛好在白影出現那一刻記錄下來的正面照片。
不過陳明的運氣還算不錯。
在選擇從斬擊軌跡上的戰艦入手后,在捕獲了第十三艘戰艦的殘骸后就成功地從內部燒毀的余輝核心里找到了對白影的畫面記錄。
白影出現瞬間的畫面被陳明提取了出來,放到了旁邊的投影屏上。
雖然只有短短的一瞬間。
不過能模糊地看到這個白影是有一定的規則的幾何結構的存在。
這更加確定了這個白影是某種機械結構的可能性,只是還不能百分百確定是飛船又或是某種單純的一次性武器。
在把畫面放出來后,陳明順便對旁邊的軍團長問道:“能看出什么嗎?”
軍團長對于維修艦船和艦船內部數據提取的這些方面并沒有太多的了解,所以剛剛在陳明這個專業人士面前只能在旁邊看著。
不過對于更加淺顯一些的層面,比如飛船的武裝、結構和便于戰斗的設計方面,他很有發言權。
他看著投影屏上還是有些模糊的畫面,考慮了一下說道:“這個畫面只是白影的正面角度記錄下來的畫面,能看出來的地方不多。”
“不過應該可以肯定這東西有不對稱的結構。”
軍團長指了指白影正面畫面中間偏左的位置說道:“這個位置應該是它的中段,明顯能看得出來它的右側結構更加突出。”
陳明對于艦船設計也有了解:“我記得帝國在艦船設計的時候挺喜歡不對稱結構的,反正飛船在太空里飛,只要能飛船引擎輸出功率能夠平均作用在飛船上結構形狀的影響其實不大。”
“對,但帝國有些飛船設計成不對稱結構可不只是為了美學的考慮。”
“很多時候,不對稱的結構往往會有一些特殊的效果。”
“這我知道。”
對于這種不對稱結構陳明印象最深的就是辛達公司研發的征服者級戰列巡洋艦了。
正是這種不對稱的側舷結構讓它能夠以目前整個帝國的所有主力艦中最小的艦船總體結構創造出平均水平以上的主力艦的火力。
把辛達公司設計戰艦的那種在保證基礎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生產規模的方針體現到了極致。
“如果這東西真的是機械族的產物的話……”
軍團長補充道:“機械族,或者說閃耀文明他們可從來沒有追求過不對稱的美,他們更喜歡蟲子。”
“那他們造出不對稱結構的東西,肯定是因為這樣的結構會有特殊的作用。”
“至于具體是什么那就不太好說了。”
陳明指了指飛船外的那些廢墟說道:“我感覺只會跟斬裂的能力和那炸碎飛船的能力有關。”
軍團長點頭道:“嗯,差不多吧,這就是我想到的了,其他的暫時看不出來。”
僅僅只是一個正面角度的畫面,能看出這些就已經很不錯了。
陳明也沒有要求太多,轉頭繼續控制著至高點在余輝的艦船殘骸中尋找著可能記錄下來更多白影畫面的殘骸。
只可惜他的運氣似乎用在了最早發現的那塊殘骸的畫面上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