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立刻還手你能肯定嗎”
身為一個軍人,孫乾對于戰爭還是十分謹慎的,兵書開篇就有這么幾句話
無準備的仗,不打;
無勝算的仗,不打;
無計劃的仗,不打;
無結果的仗,不打;
無意義的仗,不打;
無風險的仗,不打。
前面幾句還好理解,最后一句孫乾也是用了很大的功夫才弄明白。按照常理,都會覺得無風險的事情是最好的,可如果一場戰爭中不存在任何風險,要不就是敵人在示敵以弱,要不就是有人專門針對自己設下的圈套,無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七成概率他們不會,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他們的目的是你們孫家,那他們肯定會在招親活動現場制造契機,以挑起兩朝的矛盾,如果是事后動手,那韓家一定會占據先機,如果是當場動手,那你們不僅會失去先手,甚至連去參加活動的人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險,這種情況下,只有先動手,才能挽回劣勢。
再如果他們的目的不是孫家,那肯定就是能讓他們收獲大利益的東西,一旦成功,韓家就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這段時間里,他們是不會選擇貿然與你們動手的,畢竟論軍隊的實力,孫家還是要強他們一籌。
所以不管韓家最終的目的是什么,唯有先下手,才有機會扭轉可能出現的危機,才有機會將損失降到最低。當然,如果你們孫家有絕對的自信,倒也大可不必如此,順其自然就是了。”
無心的話讓孫乾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也在掂量這其中的利弊,畢竟事情不小,萬一他們錯了,不僅兩家的關系會急速惡化,父王對他的態度也會急轉而下,再無登頂巔峰的可能,因此他必須小心謹慎。
“我承認,沁兒姑娘說的全部在理,但滋事重大,我現在也沒辦法給予姑娘一個明確的答復,容我想一想吧。”
“殿下大可不必為難,你看這樣如何你們可以選擇在邊境地方駐扎好將士,一旦通天城內有任何變故,都可以立即做出反應,如果是給了進軍的理由,那便第一時間殺過去,如果沒有合理的理由,那就全當練兵和提防就是了。這樣一來,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對你們兩家來說都不會有任何的損失。”
最后這句話才是無心最真實的打算,她自己也明白,想要直接說動孫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連孫乾都會擔心的問題,孫冀又如何會想不到,但如果退而求其次,那就完全不一樣了,野心勃勃的孫家斷不可能放棄這樣的機會。
至于制造合適的進攻理由,如果韓家本身沒有這樣的打算,那就讓通天城的暗坊來制造就可以了。更何況在無心的預感里,她總覺得韓九笙會有所動作,雖然她沒有蘇啟元那般逆天的占卜能力,但還是遺傳到了一些明銳的感知能力。
“如果是這樣的安排的話,倒是合情合理了很多,過幾日父王要去軍中例行巡視,我正好和他商量一下這個事情。”思索了片刻,孫乾終于下定了決心,只能說無心畫的餅確實太有誘惑性了,理性上想要拒絕,感性上都會有所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