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富公公前往體元殿的路上,張月娥和崔晴依舊走在秀女的最前端。
只不過這次,兩人卻已經無心在表現出不依不饒的較量了。
如今諸皇子中成婚的已然不少。
若不是崔氏這番來的,應該是族中的庶女,畢竟世家中嫡女培養時下的功夫、耗費的心力,并不會比培養嫡子少多少。
她們這些嫡女,都是要和其他世家嫡子聯姻的,成為宗族世婦的人。
打理中饋,族內賬務,更要仔細世家、朝堂眾人的人情往來,一點都不能差。
可崔晴卻來了京城。
她放棄了瑯琊王氏宗婦的位置,來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她甚至需要淺顯張揚一些,需要和張月娥擺出勢不兩立的姿態來。
沒人喜歡這樣并無半分益處的攀比,可上面的人想看,她就得做。
一步步的走向體元殿,張月娥的神色也有些怔然。
她是承恩宮府的嫡出的小姐,太皇太后的侄孫女。
這樣的身份,走出去京中誰不捧著她,敬著她,對她高看一眼
可承恩公府的兒郎們撐不起這樣的榮耀。
富貴消弭了他們的斗志,酒色掏空了他們的身體,他們在朝堂上毫無建樹。
太皇太后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她甚至非先帝的生母。
說個大不敬的話,若是哪一天太皇太后突然撒手而去,承恩公府的塌潰就是一夕之間的事。
趁著如今太皇太后還活著,還能借著她老人家的庇護時,張月娥進宮了。
她要將這一生都耗在這宮墻之內。
不管是揣著無限的憧憬還是惆悵,出現在慶元帝面前的都是一張張恭敬又端莊的面孔,而她們這些人何去何從早就已經定下了。
除了慶元帝會隨著心意挑選幾個合眼緣的指給皇子或是充盈后宮,其他的,不過是走個過場。
秀女們每六人一列,在提心吊膽中等待天子的一眼定終生。
不過一個早上的功夫,建隆年間第四次選秀就結束。
賜花的回府自行嫁娶,賜香囊的回府等待指婚或是入宮的圣旨。
寅時,陳琇回府的時候,陳府的門口象征性的燃放了幾串鞭炮。
滿臉笑意的大管家奉上不輕的荷包,送走了驅使馬車送回陳琇的小內侍。
隨后陳謙和劉氏一同帶著陳琇去了正堂。
盡管知道陳琇的未來已定,可這幾日劉氏還是不免提著心,甚至有時會突然懊惱,他們怎么就送了瘋子陳琇入宮
若是陳琇突然御前失儀、發瘋,連累陳府一同被降罪可如何是好
越想越是心驚,劉氏硬生生被自己潑天大的膽子給嚇得驚惶了數日。
最后還是陳謙安撫住了劉氏。
既然陳琇入宮是郡王府的意思,宮里的賢妃娘娘自會進行照應。
更何況,陳琇的瘋病又不是娘胎里帶來的,她入宮時神色無恙,又過了初選。
若是進宮后突然犯了瘋病,焉知是不是因著過于出眾的樣貌礙了誰的眼,遭了毒手
到時候圣上還要安撫陳府,或者說哪怕是要降罪,也不會連申辯的機會都不給陳謙。
如陳謙所言,在劉氏忐忑的等待中,陳琇平安回府了。
這會兒陳琇一如既往面無表情的站在堂下。
她抬眼看著上首面帶微笑的陳謙和捏著帕子緊緊盯著她的劉氏,突然就覺得無比煩躁。
無數次的下跪,無休止的忍耐,退讓,忍氣吞聲
是不是進了宮,哪怕她不需要裝瘋了,還是要面帶笑容的和陳府這樣虛與委蛇的糾纏
怎么辦,她好像已經有點不想在忍耐了
若是她費盡心思進宮,成了皇帝取樂的玩意兒。
結果還是要受陳府的氣,還要討好陳謙和劉氏。
甚至要借著侍郎府的幫助鞏固地位,那她費這些心思做什么呢
希望落空后的陳琇雖然在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