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就這樣默默無言許久,劉備笑問道
“之前先生說要給備測字”
“呃”諸葛亮這才想起來自己現在是個神棍,這么多雙眼睛,尤其是艾先生還在看著自己,字還是要測的。
他點頭笑道
“不錯,,某略通倉頡之術,使君若是有意,某自當從命。”
“好”
劉備拔出腰間的佩劍,凝思片刻,在地上輕輕寫下一橫。
“就測這個,一。”劉備微笑道,“煩請先生測測,我等此番能否迎回天子,令大漢一如往昔。”
一這個字是最簡單的字,解釋起來也最是多變。
諸葛亮凝神看了片刻,很快露出笑容,誠懇地道
“一,乃死的第一筆,也是生的最后一筆。
所謂死首生尾,這是大難之后恢復之相。
大漢立國四百載,曾有王莽亂政,掀起天下大亂,后有光武平定大亂。
如今天下便如當年一般,動亂已久,便離恢復不遠了。”
“是嗎”劉備有點后悔當年讀書的時候沒有好好學習,對這種學問完全不通,隨手畫了一橫居然還有這么多的解釋。
不過,這解釋倒是讓劉備心中難得一振。
他之前看著天下滿目瘡痍,又聽說天子蒙塵,眾多公卿被殺狗一樣屠戮時多少有點灰心失落。
可現在
他看著面前這個少年,雖然他并沒有展現什么神異之術,但劉備還是忍不住生出幾分親切。
“如何才能向死而生,恢復大漢”
諸葛亮的心怦怦直跳。
他本想藏拙,安守一個神棍的身份,可面對劉備的提問,他卻終究不肯忍耐。
他背過手上羽扇,與劉備并肩而立眺望遠處的風起云涌,沉聲道
“如劉使君所言,濟大事當以人為本。
中原亂戰,百姓流離逃亡,或淪為奴婢,或被踏做白骨爛泥。
劉使君地跨豫州、徐州、揚州,江北受兵災極多,百姓最是痛苦,極盼明主,使君當與呂奉先、徐元直共結生死,同迎天子,以義旗聚集天下百姓來投,南和劉表,北擊袁紹,西懲胡羯。
待北方安定,使君勤修仁義,持節親請巴蜀、荊楚、揚州三劉入雒,若有不至,則祭告宗廟討之,如此東南安敢以一隅叛神州
如此漢室可興,王業必安,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劉備心中澎湃,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他之前曾經與魯肅在榻上商議天下大勢,魯肅認為袁紹太強,難以圖之,當結好呂布徐庶,以黃河分界,與袁紹二分天下分庭抗禮。
可“左慈”的推算卻更進一步。
他認為結好南方之后,應當先集中全力剿滅天下最強的袁紹,之后劉璋、劉表、劉繇都是漢室宗親,劉備只要親自請他們入雒商議大事,將他們封為三公,就在祖宗宗廟那跟祖宗說他們不孝,再名正言順討伐。
而且劉繇跟劉備的關系很默契,真有這一日,劉繇肯定二話不說先跑來做個表率,劉璋又是劉備的晚輩,不相信他有這個膽量對抗已經統一的北方大漢王朝。
先不論左慈與魯肅的方略誰更勝一籌,光是這份見識,就已經遠遠超過了凡人。
不會錯
這就是徐元直讓我尋找的那位大才,沒想到竟然是這般少年。
劉備滿面春風,用力抓住諸葛亮的雙臂,聲音已經微微發顫
“備,愚鈍不堪,不知先生可愿教我”
“然。”諸葛亮笑著,一時感覺眼前蒙上一層水霧。
他好像隱約看到這位意氣風發的壯年北地漢子衰老垂暮時壯志未酬,含恨而終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