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想要找一口棺槨承載自己的義兄文稷。
可夏侯惇拒絕了。
他要背著文稷返回故鄉在路上他自己會想辦法尋找棺槨。
徐庶沒有強求他也覺得如果文稷能以曹操最親信的部將殉國這個名義流傳后世...
徐庶沉默地看著夏侯惇背起文稷的遺體準備獨自返回故鄉。他知道這是文稷生前最后的愿望-能以曹操最親信的部將的身份流傳后世。
雖然內心有些不舍但徐庶還是點了點頭說道:“文兄你一路走好。我會在這里等待你的消息希望你能安息于故土之中。“
夏侯惇點了點頭沉重地背起文稷向著故鄉的方向緩緩走去。徐庶目送著他的背影直到徹底消失在地平線之后才轉身離開。
回到洛陽徐庶向曹操稟報了文稷的犧牲。曹操聽聞此事不禁長嘆一聲:“文稷乃忠臣義士他的犧牲必將永載史冊。“
曹操隨即下令要為文稷舉行隆重的葬禮并賜予他“忠義將軍“的謚號以彰顯他的功績。同時曹操還派人前往故鄉協助夏侯惇安葬文稷。
葬禮當天曹操親自主持了整個儀式。他緩緩讀出了文稷的功績并將“忠義將軍“的牌位親手交給了夏侯惇。夏侯惇泣不成聲他知道這不僅是對文稷的褒獎,,也是曹操對他的信任和嘉許。
葬禮結束后曹操召見了徐庶。他拍了拍徐庶的肩膀說道:“文稷雖然已經離世但他的精神必將永存。你作為他的好友一定要繼續發揚他的忠義為國效力。“
徐庶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屬下定當遵循文兄的遺志為國盡忠。“
此后的日子里徐庶更加勤勉盡責在軍中表現出色。他時常會想起文稷懷念那個與自己并肩作戰的好兄弟。
一年后曹操派徐庶率領一支精銳部隊前往荊州與劉表展開激烈的交戰。在激烈的戰斗中徐庶奮勇殺敵屢立戰功。最終在一次突襲中,,徐庶率領的部隊成功攻陷了劉表的重鎮江陵。
這一戰役不僅鞏固了曹操在中原的地位也讓徐庶的名聲更加響亮。曹操大為贊賞親自為他頒發了“忠義將軍“的稱號與文稷并列。
從此以后徐庶的名字與“忠義“二字緊緊相連成為后世傳頌的楷模。他的事跡也被編撰成書流傳于世。
而文稷的遺體也安息于故鄉的土地之中永遠成為曹操最忠誠部將的象征。
時光飛逝多年后的一個春日洛陽城內熱鬧非凡。
曹操即將迎娶新的王后這是他多年來的心愿。作為曹操最親信的將領徐庶自然受到了隆重的邀請。
當天徐庶身著華麗的戰袍騎著坐騎緩緩走進洛陽城。他的身后跟隨著一支精銳的軍隊威風凜凜。
人們紛紛向徐庶投去崇敬的目光無不感嘆他的英勇與忠誠。有人甚至高呼:“忠義將軍萬歲“
徐庶微微一笑心中默念著文稷的名字。正是因為文稷的犧牲他才有今天的成就。
來到皇宮前徐庶下馬行禮恭祝曹操新婚快樂。曹操見到他也是喜不自勝親自上前擁抱了他。
“徐將軍多年不見你可還安好??“曹操關切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