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利益大了,想要多吃一口的人自然就會越來越多。
但是,誰也不愿意放棄自己手中有的那一份,因此,矛盾自然也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大。
可誰又都不愿意去承擔風險,因為一旦撕開臉面去拼,自己失去所有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一些可以被利用的蠢貨,自然就被盯上了。
娜妮婭沒有絲毫猶豫的被人當做槍使了,也由此點燃了戰火。
不過,那終究只是小規模沖突罷了。
畢竟大家是來賺錢的,又不是真的要打打殺殺,稍微死幾個無關緊要的好騙的年輕人也就差不多了。
而他們選擇娜妮婭的原因,就是因為她的養父占著最多的利益。他們想以誘導娜妮婭犯事的方式,來逼那個男人吐出點利益。
然后,針對娜妮婭的審判開始了。
寬闊的大樓內擠滿了人,所有人都是來此打算試圖分走一些利益。
人越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有大家都帶足了人手以鎮住場面。
被眾人押送著,娜妮婭久違的再一次見到了那個男人。
她內心覺得很對不起那個男人,但是,娜妮婭也希望他能幫助自己脫困,讓自己有能夠贖罪的機會。
自己好歹也為他背負了十年的牢獄之災,還一直為他做這事,再怎么樣,他也不至于拋棄自己。
但是,那個男人是如此回答的
“她與我又沒什么關系,她犯了什么事應該由她自己承擔。她只不過是已逝故人的女兒,我出于善意才照顧她的。你們還真是惡心啊,為了那一點蠅頭小利,你們連這一丁點的關系都不放過嗎”
那個男人,毫無猶豫的否認了他曾經承諾過的一輩子的家人之約。
那終究只是口頭上的承諾,沒有任何人能保證一定要遵守。
因此,娜妮婭就算付出了數十年的人生,那也是她自愿的,與那個男人無關。
那個男人也否認了,娜妮婭的牢獄之災與他的關系,說那是娜妮婭自己的問題。
聽著那個男人親口否認了自己至今為止的人生,否認了自己曾經付出過的一切努力,娜妮婭發自內心的感到了恐懼。
對于自己人生其實毫無意義的恐懼感。
所謂的道義,親情,恩情,一切都是虛偽的。自己所堅信的信念,都毫無意義。
虛無感。
沒有任何詞匯能描述的虛無感,令娜妮婭感到了極端的恐懼。
但同時,娜妮婭心中,還有著切實的被背叛的憤怒。
被兩種情緒攻擊著,娜妮婭終于與那個男人做出了最后的決斷。
她奪走了周圍離自己最近的一個人的槍,沒有絲毫猶豫的殺死了那個她曾經最愛的人。
那個男人一死,他的手下也當即拔槍想要復仇,但是,其他人知曉這是清算那個男人勢力的好機會,也當即拔槍想要震懾住場面,以此好好討論一下以后的利益分配問題。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把娜妮婭這個不可控因素考慮到。
娜妮婭又開始向那個男人的手下們開槍,那些人曾經也是對她說盡了侮辱之言。
已經沒有任何憂慮的娜妮婭,想要在此刻將他們一并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