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居然露出了如凡人一般卑微的表情
“滾出去”盧齊歐怒吼著“你給我滾出去”
那時,盧齊歐在菲斯特眼中看見了疑惑以及悲傷和無可奈何。
但很快,菲斯特的眼神變得清澈,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不要成為故事中的角色啊。”菲斯特沒有問什么,只留下一句話,便灰溜溜的離開了。
“搞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懂一樣”盧齊歐低吼著,但他心中已經沒有了憤怒,只有后悔。
同時,他又一次對自己感到了惡心。
明明他的一切悲劇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有什么資格憤怒呢
盧齊歐止不住的嘔吐起來,他對于自己這一存在感到了無比的惡心
然后,盧齊歐本能般的試圖用刀割開自己的喉嚨時,但被家中的傭人阻止了。
冷靜下來的盧齊歐,意識到他還不能死,他還要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還要去向菲斯特贖罪。
但是,盧齊歐卻也無顏,也不敢再去面對菲斯特。
他只能偷偷的去幫助菲斯特,委托其他人以借錢名義資助菲斯特,私下去醫院結清菲斯特一家人所有的醫藥費。
但這些,都被菲斯特給拒絕了。他并不是察覺到這是盧齊歐所為而拒絕的,而是拒絕了所有來自別人的幫助。
與此同時,盧齊歐聽說菲斯特打算繼續出書,他似乎打算用天才的手段來挽回局面。
天才似乎找回了屬于自己的傲慢。
這讓盧齊歐興奮不已,他無比期待著看見菲斯特的新作所以,他私下聯系了一家本不愿意接納菲斯特的出版社,通過努力,終于讓他們愿意出版了。
但是,書的銷量并不理想,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是菲斯特這個人的作品。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菲斯特的作品本來受眾就少。
一般來說,那種惡心的角色,在作品中都是用來殺的,這樣才能讓讀者宣泄生活積壓的情緒。但菲斯特卻時常讓這種角色作為主角,只會令人們感到惡心。
而且,菲斯特那些故事,總是會以主角殺害自己最愛的人,殺害自己最尊敬的人,殺害自己最在意的人作為收尾,而其原因不是因為其他的,正是因為主角那深埋于心中的本性。
是那每個人都想隱藏著的本性讓他下意識的殺了人。
最后,讓主角在自殺或者無盡的痛苦中中結束,令人無法釋懷。
這樣的作品,自然沒有什么人愿意為其買單。
但盧齊歐很喜歡,因為他能夠理解其中的深意,那便是人們所一直逃避著的真相。
人們習慣根據自己想要的結果去審判同一個現象,對同樣的現象做出不同的解釋,也即是,用善與惡的極端對立來判明,并不由分說的,只是圖自己方便的用一刀切的方式來解決。
人們很自然的用著自己的道理去闡釋一切現象,因此,人們下意識的不允許超越自己認知范圍的現象發生。
但是,菲斯特卻認為以善惡來區別人太過極端,無情。他希望那些被一刀切的人,也能有屬于自己的生存空間。所以,他慈愛的揭示著這一點。
人們無法理解,只能看見惡心與憋屈,所以才去貶低,侮辱他的作品。
盧齊歐比誰都更能理解菲斯特的作品,所以,他才如此的憎恨,恐懼以及憐憫菲斯特。
雖然盧齊歐很喜歡,私下用不同人的名義購買幾百甚至幾千本,但那終究是杯水車薪。
在那期間,菲斯特瘋狂的寫著書,甚至十天左右就能出書他需要錢
令盧齊歐驚訝的是,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菲斯特的作品其質量非但沒有降低,反而變得更有深意和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