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杜廣明寄過來的時尚雜志,江年正和彭志、管欣正在為接下來的交流會做準備。
這個交流會不是規模最大的那個,而是某個行業的交流會,發起人是南邊省的幾位服裝經銷商。
這幾位經銷商的生意海內外都有,資產和實力雄厚。國內的服裝行業暫時有著種種限制,很多過于時尚的顏色和款式,在國內的接受度都不高。
因此他們的主力在海外,經常去參加國外各類服裝展,一是掌握時尚潮流,二是拓展人脈。
不過有一個事實他們得承認,那就是想進入某個圈子,必須有匹配的實力,強行融入圈子的下場就是被忽視,毫無意義。
國內的服裝設計處于一個保守的時期,沒有設置相關專業,而成衣師傅們講究一個傳承,無論是觀念還是創新都明顯滯后。
但是服裝行業優利潤太可觀,哪怕是為了錢,這幾人也想培養出一批專業人才。
所以他們不惜花重金舉辦了一個行業內部交流會,不僅為全國各地的同行一個交流切磋的契機,還設立了一個獎金不菲的比賽。
每一年在交流會上獲勝的同行,既能得到一筆金額可觀的獎金,還能得到一次去往國外知名展會的機會。
重金之下,全國同行的反應當然是熱烈的。
而江年他們得到這次機會,跟彭志有關。
彭志對接的省城經銷商,在第一批成衣迅速售罄后,果斷地續了三次訂單。直到銷售時長明顯延長,他才減少了下單金額。
經典款的好處就是永不過時。彭志帶去的那批成衣就有這方面的趨勢,后期雖然銷售情況沒有前期那么火爆,但是一直在暢銷款的名單上,排名也靠前。
得到交流會發來的邀請函后,那位經銷商干脆地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彭志,“彭經理,這次我就不去了,你更適合去。”
彭志拿到邀請函后,去找江年商量,“江廠長,咱們去嗎”
江年接過來看了一眼,果斷決定,“去,必須去。不僅要去,還要做好準備。”
她叫來管欣,三個人商量好以后,彭志找到了成衣師傅,交給對方幾張圖紙,“每張做出一套來。”
成衣師傅看著圖紙上的畫像,直覺挺別致,不過不是很符合國內的審美,他點點頭,拿著圖紙去琢磨去了。
管欣送文件給江年審批時,順便把她的包裹帶了過來,“杜總那邊寄過來的。”
說真的,管欣對里面是啥玩意很好奇,不過江年沒有當著他拆包裹的打算,“知道了。”
管欣離開后,江年才拆開了包裹,里面是三本雜志和一封信。
她拿起日期最近的一本,第一頁就是露維亞的新款黑匣子,文章以極其浮夸的詞語描述了黑匣子受到的矚目,“所有人都在等待它的降臨。”
“我愿意稱它為,奇跡。”
江年對這篇文章的口吻生出了幾分親切感,這不就是后世最常見的震驚體嗎
在相比之下很樸素的現在,這種震驚體太抓眼球了。
黑色暗紋的包,靜靜地躺在紅色絲絨上。
確實挺好看,和震驚體很般配。
杜廣明在信上介紹了情況,“這款包簡直令人瘋狂。”當時他排隊就是想近距離欣賞,沒想到幾分鐘后,這款包就被買下了,甚至都來不及抵達店內。
人群完全抓狂,不滿的、埋怨的、抓狂的聲音此起彼伏。
店員似乎早就習慣了這樣的情況,哪一款限量包的出現不會導致此刻的情況
那些限量包,連他們都很難見面,可能下了飛機就直接被送到某位女士手里,陪同對方出席某次宴會。
對于那個世界,他們的想象力都很匱乏。
杜廣明也有些失望,畢竟僅是一張雜志硬照就已經如此有沖擊力,見到實物會更加震撼吧
當然他的失望就持續了一小會,他感嘆的是,這一行,賺錢太容易了。最難得的,是站著賺錢。
于是他買了幾本雜志寄回給江年,讓他未來的合伙人對目前的時尚潮流有個大概印象。總之在江年到位前,他會定期寄送時尚雜志。
他希望江年能研究潮流趨勢和設計思路,并且給出意見和建議,“小江,這個行業給我的震撼,不亞于我賺到的第一個一百萬。”
江年就笑了,她心想,老杜,這才哪到哪呢
幾十年后對奢侈品的追捧,那才是喪心病狂。
好像擁有奢侈品的自己也是奢侈品。
完全的本末倒置了。
江年花了幾天研究這幾本雜志,畫了無數張草稿,漸漸地篩選出其中幾張細致描繪。
這幾款包,也許就是她未來事業的敲門磚。
衣服和搭配的包制作完成后,江年召集她分管的幾個科室開了會,把近期工作都做好安排,然后帶著彭志和管欣登上火車,去往交流會所在的省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