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起來,她便分區分塊地把娃搬出來,挨個查看。
原主撿回來的這些,顯然沒有她扛回來那個工作人偶質量好,無論做工還是用料,都是肉眼可見的粗糙。
畢竟原主生活在貧民窟,能撿到的也是這里人們淘汰掉的廢舊人偶。而貧民窟的人們,哪里買得起全新人偶呢撿來的人偶本身也是別人撿來使用之后扔掉的。
人偶、工具,這里能撿到的,多半都是早就被主流娃圈淘汰掉的。
不過娃嘛,再老再舊,只要用心,還是能改出樣子的。
原主撿來的娃,雖然質量一般,但卻各有特色,不是工作人偶那樣的流水線出品。沈鳶茉推測,可能這些就是家用型,可以幫忙拖地的小型人偶吧。
比如那只舉著手迎接她回家、還要幫她搬東西的三分。
她招了下手,小家伙立馬跑到她身邊,仰頭看著她。
雖然這只三分衣服老舊、脖子有點歪、妝面也脫落了一部分,但原主顯然很愛惜,衣服洗得干干凈凈的,脖子妝面也有粗糙的修補痕跡。沈鳶茉的心再次被狠狠擊中
好可愛啊
她單手抓住娃的腰,娃兩只手手就乖巧地扒著她的手指。
沈鳶茉看了下衣服上縫線歪歪扭扭的一個小布貼,上面寫著的應該就是娃的名字。
“餃餃”
三分開心地揮舞著雙手,兩條腿在空中晃了晃。
“原來你的名字叫餃餃,我記住啦。”沈鳶茉給餃餃抻了抻衣角,把他放回地上,“等明天,阿媽給你換個妝好不好”
餃餃立刻開心地點了點頭。
“那好,今天先認識一下我們這大家族都有誰。”沈鳶茉小心地翻看搬動,仔細檢查每個娃的現狀。
目前家里能動的只有餃餃,狀態最好的也是他。雖然原主盡力修復保存了,但客觀條件不允許,能做成這個樣子已經不容易了。
把家里的娃都檢查過一遍,沈鳶茉心里大致有了數,晚上睡覺的時候,躺在地板中央的破舊床墊上,她還在腦子里列待辦事項。
也多虧這邊的材料都安全無毒,有人送飯,她有這么多娃,在房間幾個月不出去都行。她這個房間別說陽臺了,連窗戶都是小小的單扇,夠嗆能探頭出去。
要真得每天在這樣的房間噴消光,先不提中毒了,嗆都能給她嗆死,通風條件太差了。
在鴿子房住了一周,期間學校那邊還聯系過幾次,問她近況,有沒有什么需要,還挺關心她的,讓她安心不少。
這一次學校那邊沒再臨時出問題,到了約定的日子,那邊一大早就聯系了,說要來接她。
前娘,也就是原主留下的娃們,都已經被她摸清狀況小心地打包起來,等搬完家有空了再慢慢照料。
一周的時間,她只來得及給餃餃換了妝,假發小衣服需要新的配件,筋條也一樣,她上次只訂購了一分工作人偶用的型號,所以別的項目等她安頓下來再說。
剩下的時間都用來研究和改造她撿回來的工作人偶了。
需要的筋條是買好的,可能用到的配件甚至還有顆備用頭,她當時都一并打包回來,東西齊全她也就先改了大的。
說實話,第一次畫這么大一顆頭,她最初還有點不好下手。
小點尺寸的需要用到極細拉線筆,才能畫出細節。大尺寸的娃頭用不到那么細,但可供發揮的地方大了,也就需要更多細節去填充。
對于色彩的鋪陳、明暗的對比、線條的粗細、毛流的走向,都要慎重考量,以得到理想中的整體效果。
而且工作人偶都是帶一層仿真皮的,老舊的人偶仿真皮也跟人類上年紀長皺紋一樣,說不好哪里會卡粉,或者著色不均,或者暈染不開。
沈鳶茉抱著那顆配件頭,練習了好幾天,才逐漸適應了仿真皮的觸感,也找到點上色的竅門。
這才敢上手,給工作人偶和餃餃都換了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