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老師傅開口,隊里年輕人就說道:“挺少的,很多時候就是拿個死工資,四五千塊吧,都是靠各種鄉鎮補貼。”
陳凜:“那小部分時候呢,舞獅主要還是過年過節才比較多吧?”
年輕人道:“過年過節就賺的比較多,按場子給錢的,走一個場子有好幾萬,每個人能多分個幾千塊。”
陳凜又問:“10個場子有沒有?”
年輕人笑嘻嘻地說:“有的有的,20個能走到,還有更多的,但我們走不過來,干這行的太少了,還有很多外地邀請我們去。”
陳凜:“我就假設你們走20場,每個人都能分3000塊,20個場子也能分到六萬塊了,再加上每個月只是訓練一下,還能拿個保底五千塊,鄉鎮還會給你們買五險一金,這多好的工作啊!”
年輕人傻了,“好嗎?”
老師傅也看了過來,認真傾聽。
陳凜反問:“不好嗎,起碼年收入12w啊,這還另外給你貼五險一金,現在年入10w的人才多少啊,你們不會以為在外面打工的人都是在撿錢吧?”
顧澄淡淡道:“有的人外表看著光鮮,內里不知多窮,面子都是做給外人看的,里子只有自己知道。”
陳凜特意對著鏡頭說:“兄弟姐妹們,你們聽到了沒,去鄉鎮隊的舞獅團問問,還要不要招人,月入上萬不是夢,心動不如行動啊!
雖然過年忙了點,但平常時都很空閑啊,還有各種年禮節禮,這個職業我看很有前途!”
既然老師傅怕沒人學丟了傳承,那陳凜干脆就在鏡頭前給他們打一波廣告。
嚴星棟也說道:“老師傅有句話說的對,非遺傳承很累,耗時久,學的也辛苦,但如果說沒錢,這是不對的。
國家越來越重視非遺傳承,我認識的圈外朋友,都在琢磨著讓孩子學一門非遺技藝傍身,不僅說出去好聽,還能領到各種補貼,實際上好處有很多。
你們別覺得沒錢,相反,隨著大家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各種非遺手工藝品的價格也水漲船高,這個賽道很值得入手!”
明星在直播間里幫忙打廣告,直播間的網友也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要是覺得學這些非遺手藝不賺錢,那還真的是對非遺最大的誤解,其實他們真的很賺錢,只是不說出來而已……
我有個朋友就是戲班子里唱戲的,在各種劇團輾轉,他還只是半吊子出身,一年少說賺了也有二三十萬,累是累一點,但這種累跟面朝黃土的農民比起來,算得了什么?
臥槽,狠狠心動了!為什么總覺得我們年輕人怕累?
其實我們不怕累,我們怕的是沒有機會,沒有上升的希望,所以才會擺爛,但如果有機會,我們絕對會狠狠抓住的!
我家村子就有一個賣傘的,他的傘都是手工編織的竹傘,樣式古典優雅,比電視劇拍的那種古傘好看多了!
但只有他一個人在做,子女都不肯學,嫌又累錢又低,他自己往外賣,一把傘才一百塊,跟付出的勞動力相比,是沒錢賺哇……
樓上的,v我地址,我立馬飛奔過去買!
那么好的機會你不把握住,趕緊拜師學藝,然后拍視頻啊,網友絕對能給你沖爆!
留言說村子賣傘那個人叫董俊民,聽到各位水友支招,還真的起了拜師學藝的心思。
他還是個大學生,過年放假提前回了老家。
或許,真的有門路去試試?
董俊民立刻把想法告訴給了父母,但父母第一想法是不看好。
父親的想法是:“如果真有這么好,那莊老頭的子女不會幫忙拉一把嗎,他們都是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