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眼張光,沉穩淡定地說:“《暗殺》繼續拍,都已經拍了一個月,現在放棄太可惜了。”
張光眉頭緊擰。
顧澄接著道:“多消耗的窟窿不用填,我繼續追加投資,各個股份重新調整一下,我還是很看好這部劇。”
顧澄態度給出來了,三月天去其他人也立刻道:“我們也跟著追加投資!”
錦梨這時也表態了,“這是我第一部投資的劇,我有想過會出現很多困難,但一一去克服就好了,導演團隊很年輕,我相信這些挫折難不倒他們。”
她笑了笑,“我也選擇追加投資。”
明星的想法,跟公司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馳,雖然都涉及到了自身利益,但在這一刻,僅限于這一刻。
大家都感受到明星的一腔孤勇,那是一種“明知大勢已去,但仍然要站出來力挽狂瀾拉一把”的堅持。
——我要做這個電影,我堅定地去做這個電影,哪怕砸鍋賣鐵,我也要做出這個電影!
同仇敵愾,熱血沸騰。
隋玲芳默默地看著這一幕,沒有說話。
壓力無聲無息地給到了張光這邊。
張光急得額頭都流汗了,對著三月天等人連連看了幾眼,神情復雜。
正當張光開口想說些什么時,顧澄又再次開口了。
“但我不會毫無厘頭的選擇追加投資,首先,離過年只剩10天,基于劇組現在的狀況,我希望劇組能夠提前給所有人放假,年前早點放假,年后早點開工。”
放假這個選擇,看似不好,但其實很好。
很多企業面對自身盈利不善,但又無法炒了員工時,就會讓他們多多放假,不要加班。
沒有單子做,大家都沒有提成業績,只能領基礎薪水。
原本做五天休兩天,就讓員工做四天休三天,休息期間沒有薪水,又變相省了筆工資。
劇組雖然無法跟企業相提并論,但提前放假,那也是省了一筆錢的。
現在劇組停工,又不宣布放假,反而每天都得員工發錢。
更加具體的,就看大家簽的合約。
有的人簽的是時長,上一天班領一天薪水。
有的人簽的是劇組,什么時候劇組拍完戲,什么時候一次過結算工資。
前者要比后者更省錢,所以《暗殺》采用的是第一種模式。
顧澄看了看簡麗婷,說出第二個要求:“我想換女主。”
楊莉神色微凜,想說些什么,但被顧澄先搶白道:“我知道這樣對簡姐不公平,但劇組理應有它的風險機制。
簡姐的狀態容易出問題,相信沒有哪個資方,愿意投資演員狀態不確定的劇組,如果這部劇還想追加投資,那就得把不確定因素給清除掉。”
按股票市場的理解。
虧損達到一定程度,觸發平倉賣出機制,簡麗婷這支股票,不管后面還能不能逆襲,但起碼風險已經觸發了,那就只能按照規則去走。
規則是死板的,不靈活的,但也能保證風險最大的下限。
漲,肯定是能到頭的。
但虧,那絕對是跌無止境的。
楊莉神色一陣變化,她還是想要替自己的藝人爭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