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現場。
網友看完了《無人生還》的宣傳預告片,都對劇情有所期待。
經典不愧是經典。
哪怕許多細節都是照著書本內容來拍,但給人的感官是不一樣的。
文字所描述的世界,需要想象。
電影里的世界,將想象化為了極致的真實。
這個版本保留了每一處懸疑的細節,但也加大了角色對犯罪的惡意,很輕松地在預告片里營造出一種驚心動魄感。
但落在時間漫長的正片里,前后的邏輯不一定能像書籍里那么自洽,這得看編劇改編的功力如何。
起碼在這個預告片里,網友的第一反應是:還不錯。
播完預告片,鄧澤旭原本是想要從臺下抽取幾個熱心網友,回答他們的問題。
忽然現場主持人拿起了話筒,笑意盈盈地問:“我們看完了預告片,都對這部劇有個了解。
從情節上看好像比原初更加驚心動魄了,我能問問,導演當時為什么會想要這么改編嗎?”
鄧澤旭忽然被q,以為這是安排好的流程,也不慌張,回答道:
“每個人對原著的理解不同,有的人從中看到了懺悔、后悔,有的人從中看到了復雜的人性,有的人在里面看到了正義。
而我閱讀完原著之后,重點放在了罪惡的惡意上。
我認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個瞬間,想要釋放出心里頭的惡意,但被理智的枷鎖給死死困住了。
一旦失去理智,心中的猛虎被釋放出來,造成的惡意會比想象中更要嚴重,嚴重到是否會故意殺人?
在三年前閱讀原著的時候,我就想要對這本書進行一個擴大惡意的改編,從另一種角度去解讀原著。”
主持人點了點頭:“所以,你只是憑借這么一個想法,所以就對原著大刀闊斧地改編嗎?”
鄧澤旭感覺主持人說的這句話有點不對,但他說不出來是哪里不對,只能點點頭。
主持人繼續問:“這部劇挑選的演員,老中青三代都齊聚了,我很好奇一個問題,這也是很多網友好奇的問題。
你當初為什么會選錦梨拍這部劇呢,難道只是因為錦梨人氣比較高,出于票房銷售才選的她嗎?”
錦梨看了主持人一眼。
這下她能肯定,這個主持人對她挺有惡意的。
鄧澤旭仿佛明白了什么,忽然笑了笑,并沒有按照預定的解釋劇本去走,而是說:
“我一開始也沒想著能選錦梨。”
眾人立刻看了過去,現場的攝像鏡頭對準鄧澤旭,同步直播到網絡上。
鄧澤旭:“因為錦梨的片酬太貴了,哪怕給我打了折,根據市場價算已經很便宜實惠,但我要拍的只是小成本電影,還是覺得貴。”
主持人眼眸微閃:“那為什么最后還是錦梨演了?”
鄧澤旭攤開了手,擺爛道:“沒有其他人肯接啊!”
現場發出一陣驚疑聲。
沒人接?
就連主持人也一副不太贊同的表情。
鄧澤旭笑笑地解釋:“你別看現在網絡上有點熱度了,就覺得這部劇很熱門,其實剛開始籌備時,沒有演員愿意接。
我是拿著劇本,挨個敲上門,才說服前輩們前來拍攝,這點,劇組里年紀比較大的老人都能作證。”
其他老戲骨演員不由點了點頭。
的確是這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