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娘聽出點味兒,知道伊曼的婆婆是護著她的。笑著說“老是聽小曼說你對她好,現在看來是真的好。他們小年輕的剛結婚就被催生孩子的太多,我也是希望她能好,才說那樣的話。”
伊曼在邊上說“媽,這是郭大娘。我們在樓下總是嘮嗑,時常我都會提到你。”
郭大娘笑著說“這院里誰不羨慕小曼,衣服穿不完的穿,布料不重樣,嫁的丈夫也是人中龍鳳,還是個知冷熱的。別說別人了,我都羨慕。”
聶培芬理解了,知道自己差點“殺”錯人,也帶著溫和的笑臉說“我也常聽小曼說起你。我們家住得遠,遠親不如近鄰,他們都是小輩許多東西不懂,多謝你對他們的照顧。正好我要到老盧家吃飯,咱們一起”
聶培芬的丈夫是原028軍區的司令員,現在在京市軍區挑大梁。盧崇文的丈夫是陸師長,這邊的一把手。郭大娘心里早就掂量過了,她何德何能跟她們一起坐一起吃飯,不過都是說著讓人舒服的客套話。
郭大娘推讓著說“我兒子想吃餃子,我還得回去給他包,就不去打擾你們。以后有機會再去。”
聶培芬頷首說“那也好,咱們歲數差不多,也能算是老姐妹。孩子們以后要是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多包涵。”
“哪里的話,他們用不上我操心,可比我兒子懂事多了。”郭大娘見吳奶奶慢悠悠地拄著拐棍出來,轉頭過去扶著“你們上去吧。我陪老太太坐一會兒。”
顧奶奶和顧爺爺一直在欣賞吳奶奶種的葡萄,見吳奶奶出來,顧奶奶走過去說“老姐妹呀,你的葡萄怎么種的,一串有這么多這是什么品種”
吳奶奶驕傲地說“這是紫珍香,我老家贛南的種。要多多的澆水,天氣熱了抹芽摘心就好啦。”
“原來這就是紫珍香。”顧奶奶說“從前吃過一次,又大又甜。”
吳奶奶說“八月份你過來吃,吃多少我都給你。我的葡萄,大人小孩都愛吃。”
顧奶奶遺憾地說“可惜我來不了,八月份要到山上避暑。不如讓我孫女多吃點,對吧,小曼。”
伊曼走過來說“對,我幫你多吃點,把吳奶奶的葡萄罷園。”
吳奶奶才不怕,對伊曼說“我可記住你的話了,到時候吃不完的葡萄都讓人往你家門口堆。”
他們說著話,顧奶奶東瞅瞅西看看,拽了拽顧爺爺的袖子。
“我們不上去了,我倆到海邊走走。”顧爺爺明白老伴的心思,他們在京市沒有海,過來一趟怎么也得去溜達一圈,免得回京市去,顧奶奶跟他鬧騰。
陸田干脆說“正好我晚點要去趕海,不如我跟阿鈴提前陪你們去。”
王笈鈴無所謂,陪老人家走走也挺好的。
聶培芬這次過來有事跟伊曼說,就沒跟他們過去。
她和伊曼一起到了樓上,扔了線帽下來讓顧爺爺和顧奶奶戴上。
顧奶奶在樓下,嫌藏藍色的線帽顏色老氣,顧爺爺好說歹說她才戴上,倔生生地跟陸田她們往海邊去。
聶培芬在伊曼家里走了一圈,小兩口把屋子里收拾的很干凈。坐北朝南的房子,陽光充足。
剛來這里買的月季花被放在陽臺沐浴日光,漂亮的花朵跟伊曼一樣,紅艷卻不俗氣。
聶培芬回到沙發上坐著,伊曼給她倒杯熱水,陪著她坐下來。
照伊曼的想法,身為婆婆的聶培芬應該是要囑托她居家過日子的事。她畢竟沒有父母在身邊教導,嫁了人有些夫妻相處之道還在摸索,要是有過來人說說經驗,能讓小兩口少走些彎路。
而聶培芬的意思跟樓下說的一樣,不想把手伸的太長。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相處的怎么樣,主要是看兩個人的感情厚度。她一個當婆婆的跟兒媳關系再好,也不能老是在小兩口之間摻和。
今天她過來不是為了這個,而是有別的事情。
“媽,你怎么不說話”聶培芬跟她的關系,又像是婆婆又像是朋友,很少有冷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