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導好”
“莉姐好”
楊浩客氣,走進阿霞飯店的2樓包房,就向早已坐在房間里的李鞍、鞏莉問好。
“楊浩來了,快請坐”
李鞍熱情,起身,就拉開身旁的椅子,示意楊浩這邊就坐。
而另一邊,根本不用楊浩使眼色,笑瞇瞇的霓霓就和鞏莉擁抱在了一起,莉姐好,莉姐你真漂亮之類的客氣話更是馬上說個不停。
兩方正在寒暄時,富有寶島風味的菜肴,一個一個的就被店送了上來。
幸福三杯雞、鼎邊坐、阿嬤小炒、紅火魚頭、棺材板
李鞍,寶島本地人,今天請客,算是盡地主之誼。
因而,好客的李鞍也就順勢擔任起菜品解說員的角色,每上一道菜,他都會講講這道菜的典故與口味。
鞏莉楊浩霓霓,你們看這三杯雞,一端上桌還在滋滋作響,散發出陣陣香氣
這道菜的精髓是不加一滴水,三種醬汁收干后,雞肉入味,吃起來甜中帶鮮,還有九層塔的獨有香氣,鮮咸味道正合適。
鞏莉楊浩霓霓,咱們這里講的鼎,指的是大口的釜,即閩南話中的“大鍋”。而坐,在閩南語土俚表示“急需要”的意思,所以鼎邊坐一詞,照原意是說,在廚具旁邊因餓慌了而急需要吃的食物。
其做法是,把米漿放進加了油的平底鍋煎熟,拿出來是薄薄的一片外觀和餃子皮一樣,卻沒有那么厚,這就叫鼎邊坐。
吃時,放上香菇、筍絲、木耳、金針和蚵仔等就行
如果李鞍只是單純的介紹餐桌上的各種寶島特色菜,恐怕會有些單調,可若是他一邊介紹,大家一邊吃,那就非常應景了。
楊浩懂得人情世故,自然非常喜歡做應景的事,于是,李鞍介紹什么,他就吃什么。
不但如此,楊浩還非常有禮貌的邀請鞏莉、霓霓,甚至是李鞍本人和自己一起吃
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4個人的飯局。
進行的時間不長,傍晚6:30開始,7:45就結束了。
從阿霞飯店出來,李鞍鞏莉兩人坐車就離開了,而楊浩則是和霓霓一起手牽手的往回溜達。
從阿霞飯店到十二生肖劇組下榻的臺南晶英酒店,其實并不遠,腿著過去,半個小時就能到。
還以為霓霓會像中午爬山那樣,走著走著就讓自己背她,可楊浩想錯了,這美女是真喜歡臺南這種悠閑的生活環境。
街道的路面非常干凈、整潔,路邊的路牌很多都是繁體字字樣,街道的名稱似乎跟內地一樣,例如金陵路,濟南府路,魔都路等等,完全跟內地吻合。
馬路上,巷子里,見得最多的是電動車以及機車,而象征繁華大都市的豪車并不多見,嗯,兩人甚至一輛都沒見到。
當地人,非常樸實。
見到不遠處有位阿婆摔倒在十字路口旁邊的人行道上,楊浩想跑過去幫忙,可還沒來得及松開霓霓的手,那邊就有兩三位行人將她扶了起來,絲毫不擔心這阿婆會反咬一口,說是這些人將她撞倒的。
或許是欣賞一路的臺南夜景,霓霓有點累了,快走到臺南晶英酒店門口時,她就使勁晃了晃楊浩的手。
“哥”
“嗯”
“我有幾件事想不明白,你幫我解解惑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