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點10分
楊浩化好妝,準備到拍攝現場瞅瞅,提前熟悉熟悉場地,熟悉熟悉攝影機的機位。
可是,楊浩才從臨時化妝間里出來,就發現是自己想多了。
因為1000位群眾演員的陣勢非常浩大,從破舊的火車車廂一直排到調兵山火車站的小廣場,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別說是到里面瞧瞧了,就是拍攝場地的外圍,楊浩都擠不進去。
1942劇組里的調度,聲音很大,這老兄被一輛臂展25米長的吊車吊到了半空中,然后用手持擴音喇叭對著地面喊話。
“群眾演員注意了。”
“咱們群眾演員分成10個組,每組100個人,當我說開始時,a組從1號車廂的前門上,b組從2號車廂的后門上,三組站在1號車廂的中間,先爬上去兩個人,然后這兩個人再一個一個的將群眾演員拽上去”
“記住,大家要聽從指揮,必須聽從指揮。
嗯,現在就我剛才說的行動方案,大家先演練一遍,演練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記住了,如果前面有人倒下,后面的人千萬不要一擁而上,因為一擁而上很容易就出現踩踏事故。”
劇組的調度在忙,而導演馮曉綱也在忙。
手拿對講機的他,此刻正和攝影師呂樂商量,是不是在拍攝現場再增加幾個俯拍鏡頭,因為用俯拍鏡頭更能突出災民們一擁而上擠火車的盛景。
俯拍鏡頭
聽到這4個字,楊浩皺了皺眉。
說實話,在群眾演員如此多的情況下,用俯拍鏡頭拍攝這個畫面,還真不如直接用航拍鏡頭來拍。
即便是沒有直升機,也沒所謂,當初在泰國拍攝人在囧途之泰囧唐人街探案的時候,楊浩曾經反復利用吊車來拍攝航拍鏡頭。
說實話,拍出來的鏡頭還很不錯。
當然,這是自己的經驗。
楊浩沒必要事事都與別人分享。
更何況馮曉綱也是業內的大導演,如果事事都聽自己的,那么今后,在華語影視圈,他的臉該往何處擱
站在拍攝現場外圍的外圍,楊浩粗略估計了一下時間,沒有兩個小時,調度是排練不好這1000位群眾演員該如何上車的,于是楊浩想了一下,便直接去了調兵山火車站的候車廳。
候車廳里面有暖氣,有爐子,有茶水,有報紙
坐在候車廳里面,一邊看著報紙一邊喝著茶,然后等著拍戲,應該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走到面積不太大的候車廳這邊,楊浩推門進來,這時候就發現范韋、許帆已經在這邊享受起生活了。
“楊導好。”
雖說范韋在圈里算是一位老前輩,如果論其出道的時間,他比趙老蔫還早,但是他的態度非常謙遜,不管是在晉省拍戲,還是在東北這里,只要瞅見楊浩,范韋總是客客氣氣的打招呼。
“范老師好”
楊浩就是這樣的人。
知恩圖報。
人家對咱客氣,咱就必須加倍的客氣回去,否則自己便感覺有點對不起人家。
“楊導,看報紙了沒有”
“還沒來得及。
今早一來到劇組,我就在臨時化妝間里化妝了。”
“嗯,楊導,那你快來看看吧,報紙上全是你的新聞。”
娛樂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