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們面面相覷,雖然對這個情況還是感到一頭霧水,但既然文帝發話了,他們也只好遵旨。
只是還有些人看著站在龍椅龐的君九凝心里不爽,暗地里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
這時候慕云作為一國宰輔,率先站出來商討計策“皇上,當今之計是趕快派一位經驗豐富、有帶軍之能的武將趕往邊疆。鎮守邊疆的謝老將軍畢竟已經年邁,而謝家小將軍年紀尚輕,雖說他們現在抵得住一時,但時日一長,恐生變故”
慕云這話一出,卻沒人敢附和。
說實話,道理誰都懂,派有能力又有經驗的人去自然是最好的,但這些年楚國朝廷中的武將正處于青黃不接的時候。
年輕的沒經驗,年老的體力謀略都已經跟不上了。朝廷上下,不管是從上往下數,還是從下往上數,能擔當此任的唯有寧王。
于是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那個空缺的位置,眼中有掩蓋不住的尷尬之色。
君九凝順著眾人看的方向,也看了過去。
一下就猜到了那是寧王的位置。她說呢,怎么感覺這金殿之上少了些什么,原來是少了跟文帝做對頭的寧王。
而文帝也臉色鐵青地看著那個空位,一言不發,但君九凝能感覺得到自家父皇就在發怒邊緣了。
但寧王為什么偏偏今日沒來
一旁的劉公公知道君九凝對內情一概不知,便好心地給她解釋。
原來今日早朝時,寧王便派人來稱病請假,說將來半個月都不再上朝了,要養病。那封告假奏折上寫的話,反映出來的其態度之囂張,對朝廷規矩的藐視,讓文帝還因此發了一通火,他派人給寧王帶去消息,說是寧王明日若是不來,以后也別來了。
于是這時候文帝緊急召集朝臣商討邊疆戰事時,寧王竟也推脫不來了。
來送奏折的寧王府侍衛還陰陽怪氣地對劉公公說“寧王思女成疾,臥床不起。好歹我們王爺也為楚國鞠躬盡瘁這么些年,偏偏還遇到這種事,皇上不至于讓王爺好好休息一段時間都不允吧”
劉公公學得像模像樣,君九凝聽得目瞪口呆。
這寧王府的作風當真是從上到下一致,極致的張揚和目中無人。
還有陰陽怪氣。
要不是現在是在朝廷上,君九凝感覺劉公公下一句就要啐一下了。
劉公公一打開話匣子就停不下來,悄悄地挪了挪腳步,半個身子都藏到了君九凝身后,用氣聲繼續道“老奴是覺得,寧王再忙哪能有皇上忙寧王遇上事兒了,皇上也是失去了了兩個孩子啊。再說了,平常上朝時的奏折就已經很多了,皇上每天都批,每天都批不完。寧王累了想歇歇,不上朝處理國事了。”
“那皇上呢”
君九凝沉默了。
這時,終于有人站出來說“臣啟奏,不如把寧王請過來共同商議,畢竟關乎一國安危,想必寧王也能知道輕重緩急。”
文帝沉聲道“已經有人去寧王府通知過寧王,但他一味稱病告假,朕也不能強求。可有愛卿毛遂自薦,前往邊疆御敵”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