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使者趾高氣昂地來,卻是灰溜溜地離開了正泰殿。
他們好像是完成了任務,又好像沒有完成。
梁國主使大感晦氣“這君九凝怎的如此詭計多端,竟還想跟王爺談條件”
一旁的侍從卻是自到了楚皇宮之后打探了不少君九凝的消息,小聲道“這長公主似乎不是個好相與的人物,既能上得了前陣殺敵,后宮眾人也是被她管得服服帖帖的。連太子都得看她的臉色行事。”
梁國主使一臉驚詫“竟有此事”
自然是有的。
君九凝在正泰殿那一番言辭,不論是在朝廷上下還是在后宮里都傳瘋了
誰也不知道當時梁國使者離開后,文帝朝君九凝發了多大的火。
“跪下”
君九凝身形一動,跪得干脆利落,跪得心甘情愿。
一旁的劉公公看著都覺得自己的膝蓋一疼,并真心實意地感嘆道這可能是君九凝這輩子最聽話的一次罰跪。
文帝被她如此果斷的動作一激,頓時忘了自己要說什么。
他愣了好一會兒,才色厲內荏地道“你為何要擅作主張。”
君九凝抬起頭,目光灼灼“那攝政王根本不是意在兒臣,和親不過是一個借口,他真正的目的是離間趙楚,削弱楚國,最后聯合其他五國瓜分我們楚國的國土。”
殿內頓時鴉雀無聲,在場的每個人都被君九凝的一番言論震撼心神。
文帝沉默良久,隨后苦笑一聲“凝兒,朕今日才知道,原來從前都是誤解了你。”
只可惜,君九凝是女兒身,否則以她的智謀,文帝根本不用擔心楚國的未來。
但也正是因此,文帝對她的擔憂又多了幾分攝政王能選中君九凝,必定也是看準了她這一份聰慧能給楚國帶來多大的改變,所以才把她從楚國中剝離出去。
這也代表著,他會有多么忌憚這個女子,因而到了梁國,攝政王的地盤,君九凝只怕是寸步難行。
但他這個做父親的,什么也做不了。
他目光沉沉,帶著滿眼的不忍和擔憂“你知不知道,你去了梁國之后,到底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境地舉目無親,除了你帶去的奴仆,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攝政王城府極深,喜怒無常,一個不小心,招惹了他,下場不會比沙場上的戰俘好到哪里去。”
君九凝沉靜點頭“兒臣知道,或許還不僅如此,兒臣亦有可能連攝政王府都出不去一步,整日困于宅院之中,此生再不得回楚國,得見父皇和清漓一面。”
“但是兒臣知道,若是我不去,楚國只會日益潰敗,最終像一塊肥肉被其余六國分而食之。覆巢之下無完卵,兒臣的底氣是楚國給的,只要楚國一日不敗,我相信攝政王便一日不敢動我”
文帝大為感動。
但君九凝面對這些未來很有可能遇到的凄慘情況,早就想好了對策。
實在不行,她就死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