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一路有兩三百公里之遠,擠著坐在車頂上顯然是不合適的,坐著不舒服也很容易摔下來。
最后成龍只能臨時想個應急的辦法,把工廠的工具車改造后用來裝人。
比如叉車前面焊一個大簍子,簍子里面就能裝上好幾個人。
比如吊車把上面的吊臂拆掉,只留下空空的車底盤架子,再用焊槍焊一圈護欄,起碼能載二十個。
挖機更是不用進行任何改裝,車斗子摟起來就能裝很多。
至于這些車耗油的問題
很好解決
非洲可沒有國內那么多加油站,迪拉克更是離開城區基本就沒油加,華資工廠附近方圓百公里都沒有加油站。
為了保證工廠平時的燃料供應,專門采購了兩輛油罐車用來裝油。
一輛柴油車和一輛汽油車
平時油罐車就停在工廠里面,由專門的人員來進行管理,油罐里的油用完了之后再去裝滿。
運氣很好。
工廠的油罐車最近的一次加油,就是在內戰爆發前的三天,現在兩臺車油罐里的油還有一大半。
足夠供應整個車隊開上一千公里,兩三百公里完全不在話下。
改造工具車挺費時間的,前前后后加起來用了幾個小時,工人們此時也全部做好了準備。
時間已經來到深夜的兩點多。
成龍用衛星電話聯系了樊大使,還有揚州號軍艦的張艦長,通知他們正式開始撤離華資工廠。
為了確保撤退路上的安全,張艦長立馬申請調用軍事衛星,給成龍制定了一條最佳撤退路線。
路程雖然加了幾十公里,但是好處是避開了所有的交戰區。
為此成龍大松了一口氣
交通工具已經解決,通行的地圖路線也已經傳到到手機上,工人們也已經做好了離開的準備。
萬事俱備,東風都不需要了。
“上車,出發,回家咯”
隨著成龍在對講機里一聲令下,每臺車上帶了對講機的司機,都按照成龍排的順序開始駛離工廠。
成龍負責開車在最前面探路,碩大的車廂使指揮車很有排頭。
負責開車的是王建國
成龍帶著被五花大綁的老d,還有熊孩子卓亦凡,待在后面的指揮車廂里面,時刻通過監控屏幕,觀察整個車隊的動向。
卓亦凡就負責飛無人機,讓指揮車能夠擁有更好的視野。
中間就是有十幾臺各種車輛組成,所有工廠的工人和保安,還有陳博士和他的團隊都在上面。
最后負責墊尾的是老何,性格沉穩的他適合這項工作。
從華資工廠到港口之間的距離,如果是國內的高等級高速公路,最多三個小時就能夠搞定。
可是在沒有高速公路,硬化路面都很少的迪拉克。
兩百多公里跑起來并不容易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