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地,火熱動工。
哪怕白厄擁有星艦圖紙,算是基本上解決了星艦所需的技術難題。
但想要建造一艘在太空中遠行的巨大星艦,其需要的各種零件的精度必須要是最完美的。
這是他們星球探索宇宙的第一步,所建造的第一艘星艦無論要求再怎樣嚴格的技術指標,都不為過。
沒有任何一個城市擁有同時將所有需要的零部件全都打造到極致精度的能力,只有上千個城市一起做出最大的努力,才有可能讓屬于他們的星艦順利啟航。
這種工藝上的要求,無非就是精益求精,沒有半點花哨或者捷徑可言。
于白厄而言,他更加需要關心的,是對參與第一次星際航行的人選問題。
星艦可以承載的人員有限,自己所得到的星艦圖紙理論可承載人員上限也只有三千人。
而且面對完全陌生的宇宙深空,第一次星空航行他并不打算攜帶太多人。
但作為第一批探索宇宙的尖兵,這些成員從實力到能力上,都必須存在一定要求。
要求高,就意味著必須都是精英。
而無論是哪方面的精英,都必然是人類社會之中的支柱。
一次性帶走太多支柱,反而會讓留在星球上的社會陷入不可避免的一段虛弱期。
白厄想要去宇宙深空見識見識,但也不想因此而削弱星球上的實力。
什么人既有能力,又不會承擔太多社會責任呢
毫無疑問,玩家
而且相較于那些只有一次生命的原住民,萬一在星空航行的途中遇上什么倒楣催的事情,玩家死起來相對而言也沒原住民那么心疼。
經過快一年的游戲生涯,玩家們該成長的也差不多都成長了起來。
不過想要參加第一次的星際航行,白厄想要將那些玩家的實力提升更多一些
人體改造。
經過南征北戰各地災害的大半年時間,以及建造星艦這漫長的工期內,海倫和博士攜手打磨的人體改造技術逐步成熟,甚至融合了傳承于黃金時代那些生化戰士的改造技術,現在所有的改造戰士同時擁有強大的實力以及漫長的生命,已經完完全全是超脫于普通人類層次的另一種強大戰士。
只是能夠承受這一道道手術改造的戰士數量相對于人類整體而言,比例不算太高。
拋開是否自愿的原則不談,花費大量時間在全球所有城市中進行體質檢測的黑水城技術人員曾經得出過一個大概的數據萬分之一。
一萬個人里面,才有一個將手術能夠完全做完的個體。
他們黑水城和灰鐵城之前做了手術的那些人進程艱難,風險極大的原因就在于此。
適合做完全套手術的人天生就是有限的,那些在手術還處于原始階段的“試驗品”,天生就注定了不可能承受全部的手術改造。
白厄之所以放心離開這顆星球的核心原因,就是從全球各地選拔出來的那些萬分之一的戰士都經過了手術改造,再加上風暴戰甲的增幅,幾十上百人的一個團隊,就已經可以做到和自己一樣的事情能夠去抗衡一座蟲巢。
有那些風暴戰團的守護,哪怕是沒有了自己,這顆星球上目前曾在的任何災害,都絕不至于再對人類產生太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