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牢大給咱們發一些那些小型逃生艙,讓我們自己去探索玩玩唄”
看原住民這煞有其事的樣子宇宙中肯定也有更加勁爆的劇情線在等著他們開拓,現在好不容易到了這宇宙深處了,哪有還往回走的道理
聽到玩家提出的這種訴求,白厄眼神一閃,竟然感到有些意動。
是啊,玩家們又不怕死,他們想用自己的生命為自己開辟新世界的消息,難道還能拒絕他們嘛
更何況隨著人造人制造艙的技術被自己掌握之后,他們玩家基本上也都給自己備份了新的身體,哪怕死亡,也不會再像他們曾經那樣需要等待三天的“重新建號”時間,而是可以即時復活。
雖然實力會從他們自己個性化定制的人造人剛剛出艙的程度開始,就像是花費很高的代價提前存了一次檔一樣,但相較于原先來說,依舊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有些人把備用體放在了原始星,有些人則把備用體放在了星艦之上。
現在他們的本體想要出去流浪,如果運氣好的話,未必不能為自己帶回來一些確切的信息。
但這其中的危險,總得讓這些玩家知曉明白才是。
于是白厄代替了總負責人,他的聲音出現在了全艦的廣播之中,“人類就該探索未知,這是我們本能的天性。但目前星艦的設計上確實出現了致命的漏洞,如果再繼續向前,必然會面對整個解體的命運。同樣的道理,也作用于那些小型的逃生艙之上,因為結構的嬌小,它們可能能夠撐住更長的時間,但這不代表它們是安全的。繼續向前,那些小型逃生艙也同樣擁有解體的風險。如果你們知曉明了這些后,還是依舊想要駕駛著那些逃生艙出去看看的話那就來吧。”
解體
死亡
這些詞匯,對玩家來說是什么多大的威脅么
更別說剛才已經有不少玩家用自己的肉體親身試驗過了,除了少數直接撞上尖銳物體后又進入太空環境才被弄死的倒霉蛋,短時間暴露于太空環境之中,以他們如今的身體素質完全可以撐住一段時間。
只要在小型逃生艙徹底解體之前,或者解體后自己的身體還沒徹底死亡之前,碰上什么開啟新劇情線的變故,不就可以了
雖然這種思路不太靠譜,聽起來也比較抽象。
在空間如此廣袤的宇宙之中想要靠小型逃生艙或者自己的肉體找到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新鮮玩意,無異于大海撈針。
但對于玩家而言,這算什么
試一試呢
萬一成呢
不就是死嗎
類似的想法在不少玩家的腦海中止不住地發出誘惑的聲音。
于是星艦上攜帶的半數逃生艙全都被送了出去,代替星艦本身,繼續開向星艦原本計劃的目的地方向。
起碼可以容納數十人的小型逃生艙內,每個玩家都是一臉興奮地穿戴好了自己身上的噴氣式動力背包,這是在逃生艙解體后,他們唯一還能夠在宇宙空間里獲得主動移動能力的最后手段了。
如果在動力背包燃料耗盡前他們都還沒找到任何轉機,那就徹底歇逼。
看似孤注一擲概率極其微小的賭博也有不少玩家愿意一試,大家彼此透過透明的舷窗,目送著對方在視線中遠去遠去
然后或先或后的,炸開了一朵朵煙花
告別那些冒險玩家的星艦走在歸鄉之路。
有些前腳剛告別大家后腳又從人造人的生產艙里醒來的玩家滿臉懊惱不已,“早知道不去就好了”
“艸剛出去就炸了”
“啊哈哈真好玩”
“大家是不是都炸了啊”
“也不是”有相熟的玩家看著自己曾經同伴的備用體休眠艙中安靜沉睡的那個沒有靈魂的肉體,眼神中出現了可見的羨慕,“有人還在往前飛”
“真羨慕他們”
“也不知道能飛多遠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