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秀回鄉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鄉里,所以都不需要他怎么找,兩個弟弟妹妹聽說他回了家,就興沖沖的跑了回來。
原主和弟弟妹妹的關系很好,以前經常帶著出去玩,尤其是妹妹崔葭,更是黏他得很。
崔秀還擔心妹妹會發現他的變化,不過很快他就放下了心,因為妹妹根本沒想那么多,一回來就往他身上掛。
沒多久二哥崔宏也回來了,同行的還有崔氏族長。
族長自然是關心他鄉試的情況,聽他沒能考中,有些遺憾,也沒有多說什么,勉勵幾句之后,沒有留下吃飯就走了。
雖然是回家,不過沒能考中舉人,家里人顧念他的心情,都是安慰居多,倒是一片溫情。
......
“父親,孩兒這次回來,想找份活計做。”
崔秀畢竟不是原主,并不想完全把希望放在科舉這一條路上。
一來他自己并沒有太大的信心考中,畢竟原主這個土著都不行,換成了現代思維的他,興許機會還更小,他把握不大,也不想把時間都放在讀書上面。
二來,有灰霧異能在身的他,想要習武。
這世道太亂,見識了劉家村之事后,更是讓他有些擔心,只有強大自己,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而習武就需要錢,家里這種情況,不可能支持他習武,更不用說家里人不一定同意,他也只能自己賺錢。
雖然崔秀一再表明,不會放松治學,但崔父聽了他的話,還是皺了皺眉。
“家里有你二哥和我,不差你這點吃穿,你老老實實的讀書,為下次鄉試準備才是正道,莫不是一次不中,便沒了心氣?你這般想法,如何對得起你母親和我?”
崔父顯然有些生氣了,臉色不大好看。
他這輩子唯一的心結就是科舉,自己多次沒能中舉,崔秀二哥又是個秀才都考不上的,如今崔秀弟弟崔平也沒什么讀書的天分,崔父的希望可以說都放在了崔秀的身上,聽到他這番話,生氣也不是什么意外。
“孩兒并非要放棄科舉,這三年也會努力,只是父親也當知道,閉門造車并非什么好事,孩兒只是想多漲些見識。”
崔秀雖然繼承了原主記憶,但畢竟不是這個世界的人,思維方式不同,一下子沒有想到崔父對于此事會如此反對,急忙補救。
“孩兒在府城認識了幾個朋友,有一個乃是安遠縣神童吳舁,他今番榜上有名,孩兒心想去縣城找個活計,也能去請教學問。”
“再者孩兒以前在書院的夫子也是安遠縣人,若有什么疑問,去請教夫子也方便些。”
明白了崔父的心思,崔秀只能換個方法解釋了。
不過這樣一來,習武的事情他是不好再開口了。
崔父聽到這番話,臉色緩和了一些,崔秀的話也不無道理。
他自己就吃過虧,自然明白閉門造車對于科考沒有什么好處,所以對于崔秀的解釋還算能夠接受。
以前崔秀年紀小,這些自然不提,不過如今崔秀也大了,放出去也不是不行。
想了想,崔父道:“你到底是長大了......如此也不是不行,能多幾個朋友也是好的,只是不可舍本逐末,耽誤了學業。”
聽到這話,崔秀松了口氣。
“只是你母親那里,還要與她說過,她平素最是掛念你......”
崔父隨之而來的一句話,讓崔秀微微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