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吳舁說,還是個曾經混過江湖的,有些不簡單。
雖只是吳府管家,在吳府地位卻不低,便是吳舁,也經常找他詢問意見,在吳府討生活,此人不好得罪。
“崔公子客氣了,您是我家公子好友,我家公子可吩咐過不能怠慢,您何必還親自來送,讓伙計送來便是,若是讓我家公子見了,老徐我可不好解釋。”
徐魏和善一笑,面皮皺到了一塊,如同一朵老菊,露出一口黃牙,看著老實的很。
崔秀見此,可不敢把徐魏的話當真。
“哪里,吳兄常說徐管家是有大智慧的人,晚輩還指著能有機會請教一二呢,可惜沒那個福分,如今也只好勤快一些,回府上拜訪了。”
“哈哈,還是崔公子說話好聽,比起我家那幾個小的不知強了哪里去,老漢我本還想請崔公子替我教教我那幾個不成器的孫輩的,可惜我家公子說您要研習圣人文章,這才不敢打攪,若是公子何時得閑了,不知可否到我哪里去坐坐?”
徐管家說的,也不知心思真假,至少崔秀看不太出來他是客氣還是真心。
“那是晚輩的福分,若是得閑,定當打攪。”
崔秀笑了笑,微微一禮,道:“只是今日我還有事要找吳兄一見,不然倒想叨擾一二,徐管家,這就先告辭了。”
“公子客氣。”
……
崔秀與徐魏說要去找吳舁,自然不是客氣話,他確實有些事情要找吳舁商量。
如今隆昌帝新死,時局變化,雖太子已經繼位,但難說還會有什么后續。
看上去朝中有什么變化與他似乎沒有什么關系,實則不然。
他日后可還是要鄉試的,科舉不比其他,早早就要做好準備,最好是能跟對時局,提前研習一些相應的文章,否則一個不好,你的文章就是寫得再好,也難成功。
崔秀沒有去書院繼續學業,能夠得到消息的門路也就那么幾個,最方便的還是吳舁這里。
加上吳舁明年也是要去神都參加春闈的,想來對于此事,也應該十分關注。
吳舁門路比崔秀明顯要來得寬,崔秀想要知道的消息,他應該早已了解了。
這種情況下,崔秀自然可以找他請教。
以吳舁的性格,應該不會介意指點一二的。
……
“子興,打攪你讀書了。“
崔秀見得吳舁之時,吳舁正好在書房讀書。
“是東山啊。”吳舁看到崔秀,十分高興:“你還與我客氣做什么……對了,你來得正好,我正要去找你呢。”
崔秀聞言有些詫異。
吳舁見此,先是請崔秀入座,隨后道:“東山,如今先帝駕崩,新皇登基,不是小事啊,此事與你我看上去牽扯不大,實則要緊的很,所以我正準備去找你,不想倒是你先來了。”
“我也正要請教此事呢,不知子興你有什么消息?”
崔秀聽吳舁說的也是皇帝駕崩的事情,也明白對方想法應該和自己是一樣的了。
這倒也不奇怪,或者說這才是應該的,以吳舁的出身和如今的身份,比起崔秀而言,對于這種事情,應該更為關注,反應也該更快。
“新皇登基,我得到消息,朝局要有大變啊……朝局一變,科舉之事,只怕牽扯不小,你我前途都在文章,若是一個不好,只怕又是三年啊,此事萬不可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