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恨劉嵐給自己造謠。
要不是劉嵐那張漏勺一樣的破嘴,自己不可能這么被動,被人當面指著鼻子罵缺德,更逼著易中海不得不喊出絕戶二字。
這兩字。
堪比易中海的眼中釘肉中刺。
實屬忌諱。
“這件事成了好說,皆大歡喜,可要是不成,柱子名聲受損,玉鳳的名聲也受損,到時候還怎么結婚論嫁所以我就想探探他們的口風,問問柱子的意思,問問玉鳳的想法,假如他們都有那個想法,我自然會安排他們見面,但是沒想到劉嵐聽話聽半截,鬧得大家都產生了誤會非說我易中海給柱子介紹帶孩子的寡婦,還說這個孩子是我易中海的孩子,我可以對著墻上老人家的畫像發誓,這純粹就是捕風捉影的謠言。”
這個年代。
人們對老人家的畫像有種近乎瘋癲的狂熱。
易中海搬出老人家。
在場眾人全都信了他的解釋。
可見偽君子的手段。
還是挺高明的。
三言兩語就把自己的責任給撇了個一干二凈。
一口一個為傻柱著想,一口一個為劉玉鳳考慮。
更借著這件事,把矛盾對準了劉嵐。
他最后那句劉嵐聽話聽半截,鬧得大家都產生了誤會的話,就是在暗喻這一切,都是劉嵐的責任。
老人家背鍋。
劉嵐頓時沒有了脾氣。
借她十個狗膽子,也不敢質疑易中海這番話。
往小了說,有可能就是一個可大可小的誤會。
往大了說,那就是在反對畫像,傳出去,劉嵐估摸著真要去地下溜達一圈,甚至就連李副廠長,也得跟著倒霉。
劉嵐精明的選擇了認慫,她是喜歡傳播消息,卻也惜命。
看著劉嵐認慫的臉。
易中海心中泛起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愉悅。
早知道這般效果,剛才就應該把畫像當法寶的祭出來。
一步沒考慮到。
讓易中海無端端的挨了一頓臭罵。
一絲得意。
在易中海眼睛中閃現。
“工友們都在,柱子,玉鳳,你們兩個人,一個男大未婚,一個女大未嫁,都是成年人,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說,看看你們有沒有結成終生革命伴侶的想法。”
道德天尊這一刻。
超水平發揮。
臉上盡顯和善之意,一副我期盼著傻柱和劉玉鳳兩人盡早成婚的喜悅。
那些圍觀看熱鬧的工友們,似乎忘記了他們的來意,把看易中海好戲的想法變更成了看傻柱和劉玉鳳好戲的心思。
一個是軋鋼廠的超級大廚,以愣頭青聞名。
一個是軋鋼廠的超級猛人,以莽撞行事著稱。
碰撞在一塊。
還真產生了激烈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