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劉嵐嘴角的東西,是牛奶嗎
61年的京城。
人們出行的方式,大致分為四種。
第一種,乘坐公共汽車。
車頂上面頂著一個大包,是以煤氣為動力的燃氣車。車頂上面有電線,順著線路行進,這是電動公共汽車。
根據路途的遠近,票價也不同。
駕駛員和售票員,都是當下最受人們歡迎的熱門職業。
第二種,乘坐小汽車。
頭頭腦腦們坐,比如軋鋼廠的大股東,也是婁曉娥的父親,家里就有這么一輛小汽車,大部分都是進口的。
第三種,騎自行車上下班。
國內自行車三大名牌,分別是鳳凰、飛鴿、永久。
此類自行車的售價,約在一百七十塊到一百九十塊之間,月工資三十塊的當下,買一輛新自行車,需要不吃不喝積攢六七個月的錢。
你有錢。
還得有票。
所以人們大部分趨向于第四種出行方式。
步行。
距離短的,晚走一會兒,距離遠的,早走一點,路上與同伴結伴而行,邊走邊聊天。
這也是傻柱上班最常用的一種出行方式,背著挎包,邁著被人們俗稱為十一路公交車的雙腳,一步步的丈量著軋鋼廠到四合院的土地。
今天卻不用走了。
有了自行車。
還走毛的路。
應了那句老話,騎著自行車的我,就是街道上最靚的那個崽子,尤其胯下的自行車,還是一輛七八成新的半新自行車。
騎在馬路上,更是惹來了人們好一陣關注。
有些結伴上學的孩童們,看到雙手握著車把,雙腳奮力蹬著腳蹬子的傻柱,從他們身旁風馳電掣般的呼嘯而過,似乎還帶起了一股淡淡的清風,瞬間興奮的高呼了起來。
“自行車”
“有人騎自行車”
“他騎著自行車上班”
“快來看,有人騎自行車”
羨慕的語氣。
劃破虛空。
從后背飛來,鉆入了傻柱的耳簾。
傻柱承認,他高光了,心情越發的高興,拐過彎來,看到前面有幾個結伴而行的女同志,從工衣的顏色來分析。
好像是紡織廠的女同志。
在騎到距離那些女同志們后背還有五六米遠的地方的時候,傻柱的腦海中,忽的泛起了一個連他自己都覺得匪夷所思的想法。
趁著自己騎自行車,好好的顯擺一回。
異性當面,傻柱已經變成了爭奪配偶權利的公孔雀,開屏把自己美麗的尾巴展示了出來。
這種想法之下。
傻柱不由得加快了蹬車的動作,伴隨著蹬踏頻率的加快,自行車的速度也跟著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