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嫁到城內吃商品糧,可這個商品糧真不是那么好吃的。
戶口問題。
李秀芝戶口不在這邊,自然分不到糧食配額,沒有那就得去黑市里高價購買。
很多時候,城里人不娶農村女人,并不是看不起她們,實在是娶了的壓力太大,一般人根本娶不起,只有那些名聲壞了、或缺胳膊少腿,很難在城里討媳婦的人,才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托人去鄉下說媒。
這是常態。
也是李秀芝當時見傻柱,四肢健全,長得勉強也能入眼,心里會松一口氣的原因。
同樣也是易中海和秦淮茹犯愁的根本。
傻柱的條件,對鄉下女娃來說,誘惑力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傻柱家。
一幫人推杯換盞之際。
棒梗帶著小鐺忽的闖了進來。
屋內的氣氛。
瞬間被凝固。
坐著的人和站著的人,都化作了呆若木雞的木頭人,齊齊將他們的目光匯集在了莫名其妙闖進來的棒梗的身上。
一方面是揪心棒梗怎么來了。
另一方面是被棒梗手中的碗給嚇到了。
說是碗。
其實就是一個大盆。
結婚的大喜之日,你同院街坊家的孩子,手端著一個小孩能坐進去洗澡的盆子出現在吃席的現場。
明擺著來要飯來了。
一個人不行。
后面還跟著一個。
八歲的棒梗帶著六歲的小鐺。
尼瑪。
在場的人,全都跟吃了死蒼蠅似的,心里泛起了一股子淡淡的抑郁。
四合院有個不成文的規矩。
飯前不串門。
吃中飯或者吃晚飯的當口,再大的事情,也得憋著,萬不能瞅著人家吃飯的當口,去人家家里說事。
物資匱乏的當下,你專門瞅人家吃飯的當口來,主家邀請不邀請伱,真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不邀請。
面上無光,顯得主家不會做人,為人小氣。
邀請。
人家就做了那么一點,自家人都不夠吃,你丫的吃了,主家就得挨餓。
周圍大院出現過主家隨口邀請,被邀請之人當真吃了人家飯菜,致使主家一家人餓肚子的事情發生。
故演變出了飯前不串門這個不是規矩的規矩。
到了飯點,再小的孩子,也得喊回自家。
想過種種可能。
唯獨沒想過孩子登門要飯這件事。
一時間。
都頓在了當場。
還有人把目光望向了傻柱,畢竟傻柱是當家作主的人,結果此時的傻柱,卻把他的目光落在了易中海的身上。
對傻柱而言,棒梗帶著小鐺登門要飯的舉動,可不是純粹在惡心傻柱,而是在打易中海的臉。
整個街道,所有人都知道易中海照顧賈家,賈東旭死了小半個月的時間,賈東旭的一對兒女手捧大盆滿大院的要飯。
說明易中海在過河拆橋。
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