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對聾老太太印象不好,誰家吃點好的,聾老太太但凡聞到味,怎么也得跟你說道說道,什么孝順老人等等。
巴不得聾老太太倒霉。
另一方面是聾老太太一直跟易中海兩口子搭伙過日子,她們要是急巴巴的上前關心聾老太太的安危。
顯得易中海冷血。
這尼瑪要是被易中海記恨。
得不償失。
縣官不如現管。
街坊們都站在原地看戲,一直看到易中海從屋內出來。
“老太太,你這是”
“老易,我估計是老太太上廁所。”閆阜貴幫忙想了一個理由,“晚上天黑,一時間沒有看清路面,摔倒了。”
易中海心里只剩下了埋怨。
秦淮茹改嫁的當口,易中海本想把有限的時間放在給秦淮茹找對象這件事上面,剛才跟一大媽閑聊過程中,深受一大媽言語的啟發,無師自通的領悟了綠帽子邏輯。
什么綠帽子邏輯
易中海認為既然要戴綠帽子,為什么自己不選一頂好看的、合適的、不讓自己難受的綠帽子戴。
將其帶入到了秦淮茹改嫁事件中。
軋鋼廠要秦淮茹改嫁,街道想要看到秦淮茹改嫁,誰不讓秦淮茹改嫁,誰就是開歷史倒車的罪人。
如此一來。
易中海覺得自己有必要參與到秦淮茹改嫁事件中,幫忙尋個對秦淮茹不錯,對棒梗他們不錯,尤其可以給易中海兩口子養老的男人。
這個男人是誰
一開始想的是傻柱,卻因為傻柱娶了媳婦,易中海便也只能去打別人的注意。
正跟一大媽商量秦淮茹改嫁誰的時候,聾老太太給她來了這么一出。
往日了。
聾老太太大小便,都是在屋內解決,一大媽第二天幫忙倒一下便盆。
偏偏今天晚上。
聾老太太親自卻上廁所。
易中海本能性的認為這是聾老太太在給他添堵。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
街坊們都能看明白的事情,聾老太太未必不能看明白,這個老太太可精明的很。
“傻柱在不在找輛板車,送老太太去醫院。”
傻柱在易中海心中的地位就是高。
這場合。
易中海還念念不忘想要坑一把傻柱,準備讓傻柱找板車送聾老太太去醫院。
到了醫院。
錢肯定得傻柱交。
聾老太太住醫院的這段時間,一日三餐是不是歸傻柱負責了,再算計算計,聾老太太是不是需要吃一點營養補品
到時候讓秦淮茹負責聾老太太的衣服換洗。
傻柱負責做飯,秦淮茹負責聾老太太的洗漱,齊活。
就算傻柱結婚了,但秦淮茹是寡婦。
相處的時間只要長了,傻柱想好都難,肯定有他們搞在一塊的流言蜚語。
易中海大聲的喊著傻柱的名字,喊著,喊著,臉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