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媽隱晦的朝著易家的方向使了一個眼色。
意指聾老太太。
李秀芝笑呵呵的回了一個眼色,陪聾老太太談心解悶歸談心解悶,卻不會做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
這叫原則。
隨手將手中的磚頭丟在了地上,把手中的茶碗往三大媽跟前一遞。
“三大媽,喝點水啊,我們家柱子拿回來的茶葉。”
“那我得嘗嘗。”
“三大媽,中午吃什么”
“白菜湯,窩窩頭,還只能一個人吃兩個,多了,就不夠頓了。”
這話看似在跟李秀芝說。
其實是朝著易家屋內的聾老太太說的。
李秀芝剛開始想不明白,怎么聾老太太在院內,是人嫌狗煩的人設,經過接觸,才釋然了這一切。
這老太太。
就一個愛好。
貪吃。
問題是當下的年月,溫飽都成了大問題,如何圓她吃肉的夢想。
不得已。
只能倚老賣老。
“哎”
“你嘆什么氣”
“我聽人說,說老人家都沒有肉吃,都要節省,咱們就更應該節省。”
“秀芝,你這個覺悟,高。”三大媽忽的指著李秀芝腳下的廢棄磚頭,問道“這些磚頭哪來的你撿這些磚頭干嘛”
“我在廢料場撿的,大屋和雨水的小屋中間,有一片空地,我準備壘個雞窩,養幾只小雞,到時候下雞蛋吃。”
屋內的聾老太太。
流出了口水。
雞蛋。
賈東旭死后,聾老太太就在沒有吃過雞蛋,之前易中海補貼,傻柱又能將做席面的回扣菜帶回來給聾老太太改善生活。
聾老太太的日子。
在四合院內首屈一指。
伴隨著賈東旭的死,易中海的精力盡可能的朝著秦淮茹傾斜。
傻柱又因為撿到了禽滿劇本,獲知了自己今后的命運,對易中海敬而遠之,疏遠了跟聾老太太的關系。
聾老太太餓的生活水準直線下降。
后院又住著劉海中。
身為鍛工。
需要體力。
幾乎每天晚上都是一個雞蛋。
饞的聾老太太都要挖門了。
下意識的認為李秀芝的提議不錯,真要是養了雞,最起碼不愁吃雞蛋了。
拄著拐杖的挪出了易家,挪到了李秀芝跟前。
“秀芝,養雞這個提議不錯,但是我聽說上面有規定,不能超過五只,要不然就得鐮刀隊出馬了。”
超過五只屬于那個什么,要割那個什么什么。
“老太太,您提醒的好,大不了我養四只雞,四只鴨。”
“秀芝,這等于是八只,其實不用這么麻煩,你養五只雞,我是不是也可以養五只雞,咱們將雞放在一塊養,是不是就沒有人說閑話了。”
“這能行嗎”
“要不咱去街道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