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就認定自己將來要抱孫子。
為了何家的香火。
必要的時候。
可以動用一些比較極端的手段
何大清的神色,突然凝重了起來。
“柱子,易中海的事情好解決,你得注意聾老太太,聾老太太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傻柱兩口子對視了一眼。
都不是傻子。
一看何大清這么忌憚聾老太太,就知道聾老太太有他們不知道的厲害。
“實在不行,你直接來保城,爹在紡織廠還有幾分薄面,給你尋個工作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在何大清的眼中。
向來沒有終日防賊的道理。
與其在四合院里面被聾老太太算計,甚至有可能遭受聾老太太的黑手,還不如離開四合院。
人挪活,樹挪死。
只有跳出四合院這個包圍圈,和院里的眾禽斷絕接觸,傻柱才能不讓自己遭受某些損失。
這是上策。
下策是一勞永逸。
從根上解決問題。
就如水滸中潘金蓮送武大郎歸西那樣。
一碗湯藥的事情。
“大郎,喝藥。”
武大郎身死道消。
何大清想不到的事情,是傻柱跟李秀芝琢磨出了一個中策。
舉報啊。
有棗沒棗打幾桿。
舉報聾老太太是漏網之魚,具體有沒有證據,得工作人員去排查。
一次可以沒事,那就在舉報一次。
次數多了。
聾老太太沒事也變成了有事。
“我在軋鋼廠干的挺好的,再說了,現在可是咱工人當家做主,聾老太太的事情,我有對策。”
“我是擔心秀芝。”
“爹,我自有分寸。”
“我一直想不明白,你當初怎么就跟著白寡婦來保城了,我跟秀芝懷疑,懷疑白寡婦跟易中海認識,他們兩人合伙給你設計了一個圈套,你知道不知道,你跟著白寡婦來保城的第七天,我跟雨水來保城找過你,到了白寡婦家,白寡婦說你不見我們,說你說的,從今往后,不在見我跟雨水。”
“你來保城找過我”何大清騰地一聲從凳子上站起了身子,隨即又坐了下來,“那天在外面做私活,白寡婦給我找到。”
事到如今。
一切真相大白。
易中海認識白寡婦,知道傻柱要帶著雨水來保城找何大清,發電報讓白寡婦把何大清給安排了。
難怪當初沒有見到何大清。
“我們來找你的事情,你別跟白寡婦說,要不然易中海知道了。”
“我不傻。”
“你不傻能被易中海和白寡婦給算計了對了,你還沒問答我剛才的問題,你當初為什么來保城啊連自己兒子和閨女都不要了,我無所謂,十六歲了,雨水才六歲。”
“別問了,我也不想說,我只能說這是聾老太太的手筆,那位老太太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易中海也參與了一下,他當初應該是聾老太太狗腿子的身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