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張氏跟聾老太太有仇。
具體是什么仇。
何大清不太清楚,卻需要傻柱兩口子自己去打探。
傻柱突然想起了前段時間賈張氏找到自己,跟自己說的那件事,說甭管賈張氏是正常死亡,還是不正常死亡,亦或者好端端的沒有了蹤跡,生不見人,死不見尸,讓傻柱說什么也得去派出所幫她報個案,千萬不能信了易中海所謂的為賈張氏失蹤或者身死羅列出來的理由。
當時什么都沒想。
現在結合何大清講述的事情。
賈張氏分明就是在做臨終交代。
什么事情,能讓賈張氏這么驚恐,居然求到了自己這個跟賈張氏不對付的對頭上面,為什么是求自己,而不是求易中海,誰讓易中海是賈東旭這個短命鬼的師傅,跟賈張氏有一層不是親戚的親戚關系。
難道是易中海
賈張氏最后那句話,分明就是劍指易中海。
易中海做了什么惹得賈張氏天怒人怨的事情
傻柱陷入了沉思。
等他醒悟過來的時候。
何大清已經離開了,叮囑了幾句李秀芝,也讓李秀芝幫忙跟傻柱轉述一下,說自己時間緊湊,回保城了,讓傻柱兩口子在四合院,務必小心提防聾老太太和易中海。
傻柱跟李秀芝從招待所出來。
也沒有見到李愛國。
兩口子信步游韁的溜達起來,溜達的累了的時候,見旁邊就是飯店,便泛起了吃飽再回去的念頭,一前一后的進了飯店。
要了一個熱菜,要了兩碗米飯,又要了幾個饅頭。
細嚼慢咽的吞吃起來。
吃飯的過程中。
看到外面的天,漸漸的黑了下來。
四合院內。
易中海聽了聾老太太的意見。
組織街坊們召開大院大會。
在會上。
號召街坊們暢所欲言,談談當下物資匱乏都有什么想法,想著如何能度過眼前的難關,有條件的出物資,沒有條件的出方案。
傻柱作為軋鋼廠的頭號大廚,在易中海眼中,自然是有物出物的那種人。
二十七八戶四合院街坊,就傻柱一個人是廚子,每天光嘗菜品的咸淡,就能喂飽自己的肚子。
災荒之年餓不死廚子。
因為工作在軋鋼廠食堂,等于不損耗傻柱的個人定量,易中海的想法,是讓傻柱將他的定量捐贈出來。
美其名曰幫扶四合院的困難戶。
捐贈給誰
這里面自然有賈家
賈家現在的局面,都是因為賈張氏目光短淺造成的。
當初劃分戶口的時候,賈張氏貪圖幾畝薄田的利益,將自己的戶口落在了老賈,連帶著將棒梗戶口也落在了老家。
算盤打的不錯。
棒梗不參加工作前,鄉下有地,有收入,等棒梗將來頂了賈東旭的崗位,戶口自動變成城市戶口。
卻沒想到人家隨后制定了配給制度。
戶口在城里的,有物資定量。
戶口在鄉下有地的,沒有物資定量,你留在城里,不想回去,就只能高價買糧。
秦淮茹參加工作后,戶口自動專成了城市戶口,但棒梗、小鐺、槐花三個孩子的戶口,跟賈張氏落在了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