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常情。
何雨水不怕易中海,她擔心李秀芝和傻柱兩人,會被易中海算計。
看了看李秀芝。
將目光落在了傻柱的身上。
“哥,你跟我說說,易中海和秦淮茹到底是什么關系棒梗、小鐺、槐花三個孩子,是不是易中海的孩子”
“這得問秦淮茹啊”
“嫂子,你看我哥。”
“小沒良心,學會朝著你嫂子告狀了,正好有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傻柱指了指李秀芝,“這也是你嫂子的意思,你嫂子說,我們兩口子都有工作,你還在讀大學,爹郵寄的生活費,我們不要,全部給你。”
“給我也行,我正好有急用。”
何雨水解釋了一下她回來的用意。
還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有錢不歸家。
她們最近在搞一個什么研發,成功了,可以用于國防,苦于沒有經費。
不知道是不是專門沖著這三千塊來的。
不多不少。
剛好三千塊的缺口。
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國。
傻柱兩口子當場將三千塊巨款交給了雨水,又因為事態緊急,傻柱騎著自行車,連夜護送何雨水回到了郵電大學。
郵電大學科研小組聽聞傻柱資助了她們三千塊的研發經費,本著英雄不能無名的原則,給傻柱出具了一份接受證明,上面還有大紅的公章。
當然。
這些事情。
易中海和聾老太太并不知道。
否則也不至于在第二天鼓動劉海中召開奉養聾老太太的大院大會了。
次日。
晚上八點。
被易中海一頓高帽子忽悠的找不到北的劉海中和得了易中海三塊錢好處費的閆阜貴,組織街坊們召開了探討聾老太太飲食起居的大院大會。
短短的一天時間。
街坊們都察覺到大院祖宗成了掉毛的鳳凰,連下蛋的老母雞也不如了。
失去了一大媽的聾老太太,過著連狗都不如的生活。
易中海中午不回來,在軋鋼廠吃飯。
四合院內,別的人家,也都躲著聾老太太,鬧得聾老太太昨天晚上沒吃飯,今天中午也餓了一中午。
那會兒,餓的實在堅持不住了,想著四合院內,誰家吃飯,自己過去吃一碗。
我大院祖宗吃你的飯,是給你面子。
聾老太太是這么一種心態。
卻沒想到街坊們都把傻柱兩口子昨天晚上逼走聾老太太的辦法學到了手,聾老太太到一家,人家不是讀老人家寫的書,就是在認老人家著作上面的字。
聾老太太也不敢打斷人家的學習,只能一家一家的找,找一家,一家學習中,逼著大院祖宗喝了一大茶缸涼水。
年紀大。
身體不好。
下午那會兒,跑肚拉稀,人都沒精神了。
眼前的大院大會,就是聾老太太最后的希望。
看著周圍的那些人,突然覺得很陌生,這些人什么時候變得脫離了聾老太太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