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爹的席,再吃閨女的席。
某些人還流下了哈喇子。
李秀芝面前的人。
從易中海換成了那位年輕的姑娘。
算是有備而來吧。
進門后。
那位姑娘便把自己的介紹信交到了李秀芝的手中。
打開。
上面清晰的寫著什么地方,因什么原因,來京城做什么什么事情,最后是一句便宜行事的總結。
還有大隊的公章。
非常的正式。
李秀芝也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從進城投親這一塊論起,她跟眼前的姑娘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
唯一的區別。
姑娘是為了家里人,以嫁人的方式換取七百塊錢的彩禮錢。
李秀芝是為了躲避她的原身家庭,遠遠的跑到了京城。
要不是遇到了賈主任,李秀芝現在也不知道在干嘛,不可能有這么美滿的婚姻,更不可能變成街道的辦事員。
在姑娘將她事情一五一十說給李秀芝聽的時候,李秀芝就在想這件事具體要怎么做,會有什么結果。
法律上面并沒有明文規定,不讓易中海迎娶這位姑娘,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兩人都超了結婚的年齡。
易中海不反對。
姑娘又樂意。
這門婚事誰也攔不住。
剛才易中海有句話,說的非常在理,姑娘需要七百塊錢的救命錢,現在能一次性拿出七百塊錢的人家,很少很少。
而且姑娘的鄉下戶口。
也是一個最大的因素。
子女隨母落戶的政策下,城里人娶了鄉下人,生下的子女都是鄉下戶口,都沒有城內的定量,為了生活,只能高價買糧,又遇到了現如今這種物資極度匱乏的年月,就是不要錢白嫁人,估摸著也沒有人敢娶,更何況她要了七百塊彩禮錢。
無奈。
這是李秀芝的唯一感想。
一聲嘆息,從她嘴巴里面飛了出來。
“姐,俺知道你在替俺感到不值,但俺真的需要錢,沒有這七百塊錢,俺家就活不下去了,俺哥等著錢娶媳婦,俺弟等著錢談對象,俺娘等著錢治病,俺知道,這都是命,俺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俺媽死了吧,看著俺哥、俺弟娶不起媳婦,被街坊們戳著后脊梁骨,那會兒來的路上,劉大媽就跟俺說好了,只有這個易中海能拿出七百塊錢來,俺現在什么都不想,什么也都不顧了,俺就是想替俺爹媽哥弟他們要七百塊錢彩禮錢。”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晚上住哪”
“昨天晚上,俺在垃圾堆里面對付了一晚上,俺沒有錢,這一路,是走著來的,還遇到了壞人,要不是俺跑得快,俺都不知道俺現在怎么樣了,姐,你幫幫俺,就同意俺嫁給那個易中海吧,俺看出來了,你不放話,哪個易中海不敢娶俺。”
“現在不是我同意不同意的問題,而是你們兩個人愿意不愿意在一塊的問題,易中海愿意不愿意因為你情愿被人戳后脊梁骨,你的介紹信有了,易中海的介紹信沒有,算了,你們兩人在一塊,不算違反規定,我也就是接到了舉報,過來詢問一下具體的情況,我回街道向領導匯報去了。”
李秀芝起身。
出了易中海家。
看到院內站著好多的街坊,有些是他們四合院的人,有些是別的大院的鄰居,估摸著聽到了易中海要娶大姑娘這件事,專門過來看稀罕。
這些人當中。
就屬聾老太太最詭異。
李秀芝清晰的察覺到了聾老太太那種看著她的詭異。
本來還想問問聾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