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從四合院啟航362鄉試
第二天,王剛去莊學究那里上課時,顧廷燁和齊衡齊齊向他表示,家里已經同意合作。
顧廷燁更打算用他外公白家的渠道,幫王剛銷售琉璃瓶和花露水。
白家是江南有名的鹽商,家財萬貫,白老太爺去世后,把家里所有財產都給了顧廷燁。
那不僅是田鋪現銀,還有白家販鹽的銷售渠道和人脈。
王剛得知后,心里很高興,他與顧廷燁之間牽扯越深,也就與永寧侯府牽絆越深。
顧廷燁早晚有一天會繼承永寧侯的爵位。
雖然他上面還有一個大哥,下面有個弟弟,可那個大哥身體孱弱,生不出兒子,弟弟又年幼。
而且老侯爺顧偃開最疼愛的兒子其實是顧廷燁,這與顧廷燁的娘有關系。
永寧侯在與顧廷燁的娘成婚前,有一個原配夫人大秦氏。
大秦氏給顧偃開生了大兒子后,身體就一直不好。
后來侯府遭遇危機,需要大筆銀子度過難關,顧偃開就有意娶白氏過門,也就是顧廷燁的娘。
結果大秦氏知道后,氣的一病不起,徹底給白氏挪了位置。
白氏過門后,帶來幾十萬兩的嫁妝,幫侯府度過難關,顧偃開對白氏是有感激之情的。
后來白氏聽聞大秦氏的事,知道自己被利用,情緒激動導致難產,雖然生下顧廷燁,自己卻沒熬過來。
白氏的死,顧偃開非常愧疚,所有自小對顧廷燁要求嚴格,希望他能成才。
顧偃開是個不善于表達感情的人,把對顧廷燁的愛全都藏在心里,搞的父子不和。
顧廷燁以為父親偏愛大哥,顧偃開又氣兒子放浪形骸,所以父子倆總是見面就吵架。
知否里,顧廷燁前半生的坎坷,多半也與父子不和有關。
王剛想著,顧廷燁這么幫他,有機會讓他們父子和好,解開誤會。
下課后,老太太那邊也傳來好消息,她主動聯系了勇毅候府還有盛家大房,可以給王剛的生意幫助。
現在有了兩家侯府和一個國公府,再加上盛家支持,王剛終于可以安心做生意,不怕別人惦記他的錢。
生產玻璃瓶和花露水的工藝,王剛已經寫給了林噙霜,以后由她來負責生產,白家和盛家負責銷售,兩個侯府和一個國公府保駕護航,沒人再敢強要秘方。
盛纮找過王剛一次,勸他將生意交給下人,自己安心讀書,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同時盛纮也感激了兒子一下,因為盛家與兩個侯府一個國公府有利益往來后,盛纮明顯感覺到自己在官場上越來越順風順水。
母以子貴,王剛越出色,連帶林噙霜也更受寵,盛纮留宿林棲閣的時間越來越多。
王大娘子一看不干了,可她又沒本事留住男人,最后她聽從婢女的意見,竟然給盛纮塞了幾個小妾。
盛纮本就好色,面對送上門的女人,他是來者不拒,林噙霜吃了好幾天醋。
最后還是王剛出面,勸說林噙霜,讓她不要表現出妒忌之心,相反還要表現的大度一點,與那些小妾和平相處。
只要生意上了軌道,給盛家帶來源源不斷的利益,林噙霜就不可能失寵。
林噙霜聽了王剛的話,把心思放在生意上,第一批玻璃瓶和花露水已經出現在汴京城。
這個時代沒有玻璃制造技術,王剛的玻璃瓶一面世,立刻受到追捧,反倒是花露水成了副產品。
物以稀為貴,王剛給玻璃瓶和花露水的定價極高,每個月的產量很少,但也是供不應求。
汴京有錢有勢的人太多,誰不想弄個稀世珍寶顯擺一下。
很快王剛錢賺的自己都有些害怕。
年底的時候一算賬,扣除各方利益的分賬,光是賣琉璃瓶,王剛就賺了三十萬兩銀子。
期間不是沒人打琉璃瓶的主意,不過被兩大侯府和國公府擋了回去。
三家單獨一家或許不算什么,可三個聯合起來,就算皇帝也要給點面子。
兩大侯府和國公府看在每年最少五萬兩的進賬份上,也樂意幫王剛擋住一些人。
后來隨著琉璃瓶的銷路在南方打開,侯府和國公府每年的分賬都在十萬兩以上。
面對這筆巨款,侯府和國公府也不樂意再有勢力進來分賬。
生意上了軌道后,王剛的主要精力就放到書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