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有義務舉報盜匪,若是發現盜匪,隱瞞不報,全部連坐。
王剛手上的兵,打盜匪或許困難,但是鎮壓百姓卻很輕松。
洪州府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配合官府剿匪。
山上的土匪倒了霉,搶來的錢財換不了糧食,因為沒人敢賣給他們。
好些下山購糧的土匪,還沒拿出錢,就被老板舉報了,直接被扣押。
土匪也是人,需要吃飯喝水,山里種糧食困難,總不能光靠打獵為生。
王剛這一招太毒,直接斷了山上和山下的聯系,逼的土匪不得不下山。
土匪一下山,就失去了地利優勢,這時候王剛帶兵剿匪,事半功倍。
王剛領兵有個特點,就是從來不正面攻擊。
總是打一下就跑,土匪停下來就騷擾,走走停停,耗費土匪體力,然后引誘他們進入事先準備好的包圍圈。
真正帶兵打仗后,王剛將廖師傅傳授的兵法結合實際,知行合一,統兵能力直線上升。
他本身又是當世難得的勐將,一把八極槍下,從沒人能走上三合,再加上連場勝利,手下軍士氣勢如虹,戰斗力極為可觀。
米將軍很快就收到了王剛一封又一封捷報。
“這人到底是文官還是武將,怎么打起仗來比我還瘋。”
米將軍接到手下密報,說王剛每戰必身先士卒,砍起人來有如瘋魔,好多老兵都不敢接近王剛。
米將軍徹底放心下來,就命令手下全力配合王剛剿匪。
半年后,王剛基本剿滅了洪州府內所有盜匪,很多土匪被打的受不了,只能逃離洪州府,跑去江西其他府縣混飯吃。
因為王剛剿匪干的太出色,米將軍還上書朝廷給他請了功。
這次官家沒有裝死,親自下旨表揚了王剛,還給他升了官。
短短一年,王剛從七品知縣,升為洪州府知州,從五品官。
要知道王剛的父親盛纮,混了二十幾年官場,此時還是個從五品京官。
京官比外地官員大半級,也就是說,王剛的官級已經快要趕上盛纮。
不過這次升官是他應得的,畢竟剿匪功績在那。
王剛成了洪州知州后,就不能再住九江縣,只能帶著老婆去洪州府上任。
臨走時,九江很多百姓來送行,都舍不得王剛離開。
其實這半年來,王剛主要精力雖然在剿匪,可對九江縣的治理也沒放下。
沒了匪盜,沒了杜員外,九江縣發展極快,百姓實打實的感謝王剛和海朝云。
王剛走時城門口圍滿了百姓,可說是舉步維艱。
好在九江縣屬于洪州府管轄,王剛以后還是會多照顧九江百姓的,畢竟這里是他第一次做官的地方。
赴任洪州知州后,王剛繼續實行連坐令,把境內的盜匪幾乎趕絕。
米將軍有樣學樣,也在江西境內其他地方實行連坐令。
這樣一來,原本盜匪為患的江西,徹底迎來了剿匪時代。
王剛管理洪州府后才發現,其實江西盜匪之所以屢禁不止,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太窮。
江南西路土地兼并太嚴重,良田全都落在豪強手里,百姓租賃土地耕種,辛苦一年的收成,最后落到自己手里,連飯都吃不飽。
很多百姓自己種大米,可一年到頭都吃不上一口,只能換價格更實惠的小米粗糧。
百姓活不下去,只能落草為寇。
王剛發現問題所在后,立刻開始打擊豪強兼并土地。
他手上有兵,自己也不缺手段,很快就解決大量豪強士紳,把土地分發給窮苦百姓。
但同時,王剛也得罪很多人,就連他的直屬上司洪州知府都找過他,勸他不要再這么干下去。
可王剛不管不顧,仗著手里有兵,在洪州府鬧了好大一場,甚至都捅到了京城。
王剛在洪州府待了不到一年,就接到朝廷調任,他又升官了,由從五品的洪州知州,升為贛州知府,正五品。
二十出頭能混到正五品官,大宋立國至今都少見,堪稱奇跡。
不過官場從來沒有奇跡,奇跡的背后,是太子趙曙不遺余力的提拔。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